原標題:“思政魅力”帶來的觸動和驚喜
4月15日,陜西師范大學的李后東老師通過“學習通”APP給同學們上思政課。 本報見習記者 蒲茜攝
4月10日,在漢中市南鄭區城關小學的藝術作品展覽室內,該校的政教處主任劉俊通過講解剪紙作品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本報見習記者 陸晟攝
旬陽中學高一4班的同學正在向老師分享自己找到的有關誠信友善的名言警句。 本報見習記者 王歡攝
新時代如何上好思政課?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對于如何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八個相統一”,為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
我省不斷探索新時代思政課改革,以開展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主題活動為引擎,打好組合拳,建立了教育工委、校、院(系)三級領導聽思政課制度,全覆蓋開展了大聽課活動。我省不斷推出思政課改革創新成果,“思政魅力”為“拔節孕穗期”的同學們帶來了觸動和驚喜。
1 觸動心靈的教育
才是成功的教育
4月12日至13日,在第四個中國航天日即將到來之際,秦嶺深處的原067基地熱鬧了起來。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青年師生代表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六院)的青年職工代表來到這里,開展了航天科普、航天精神溯源系列活動。
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陜西鳳縣的秦嶺山中,有一條17公里長的偏僻山溝。這個后來被稱為“紅光溝”的地方,就是067基地。在這里,老一代航天人譜寫了中國航天動力事業發展史上感天動地的西遷精神。
在原067基地11所舊址一處廢棄的簡易廁所旁,航天六院11所的退休專家傅永貴,為師生們講述了“廁所里造出發動機”的故事,深深震撼了青年師生。
“在這里,我找到了航天人的本心,我知道了自己的根在哪。老一輩航天人扎根深山20多年,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這種情懷就是我們青年學子的榜樣。”劉雙喜同學說。
“培養大學生航天精神,傳承航天人的優良傳統,就要讓同學們銘記我們航天發展的歷史,了解老一代航天人扎根西部、無私奉獻、為大家舍小家的愛國情懷。”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說,學校計劃用一年的時間,組織青年師生奔赴國內多個航天“三線”建設舊址,用老一代航天人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使思政教育真正觸動學生心靈。
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茍昭赟老師表示:“思政課要成為‘有溫度’的‘金課’。我們只有堅持守正的精神揚升和樸素的情懷下沉二者的內在統一,為學生提供‘精神花園’和‘精神家園’的價值引領,才能具有打動人心、觸動靈魂的‘穿透力’。”
2 思政小課堂
結合社會大課堂
“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列寧說‘就本來的意義講,辯證法是研究對象的本質自身中的矛盾’。列寧常稱這個法則為辯證法的本質,又稱之為辯證法的核心……”3月25日,在西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胡天祥老師的課堂上,他正帶領同學研讀毛澤東的經典著作《矛盾論》。
自從在本科生中組建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以來,同學們閱讀馬列經典的熱情大大提高。經濟法學院2017級蔣豐荷同學在課后主動購買了《資本論》等書,盡管在研讀過程中頗有些吃力,但是她希望自己能夠通過閱讀和學習,更好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原則,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思政課不是單純的知識教育,而是涉及靈魂和價值認同的教育。學校將思政課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使思政課變得“有意思”“都愛聽”“真相信”。
西安工業大學利用陜西豐厚的紅色資源,強化思政課的實踐性,探索了推進思政課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的有效途徑。學校依托渭河流域紅色資源研究中心、黨建研究中心、渭華起義紀念館等,加強思政課教學研究平臺建設,將區域紅色資源引進課堂,將學生引入社會。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組建的多支學生社會實踐隊伍獲得佳績,其中《強“志”扶“技”助脫貧 追趕超越富陜西——西安工業大學研究生扶貧調查紀實》被陜西省委教育工委評為“2017年陜西高校大學生暑期脫貧攻堅專項活動‘一帶一路’沿線實踐優秀調研報告”。
旬陽縣小河初級中學以“日行一善爭做美德學生”為載體,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活動中傳揚美德。學生樂于接受,教育效果明顯。
“日行一善”活動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讓“善言、善行”落實到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學校通過在校園、在家庭、在社會開展各種主題活動,起到了“一個學校教育一批學生,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會”的大效應,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 從“點名課”
成為“網紅課”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什么樣的思政課?如何讓思政課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讓學生在思政課堂上有所收獲?
滿懷深情的詩朗誦《長征組歌》、舞臺劇《金色的魚鉤》……所有節目都由上課的同學自編自導自演。除了歡樂與感動,這節“紅色課堂”也將愛國主義教育在潛移默化中讓同學入腦入心。這是不久前記者在陜西科技大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堂上看到的一幕。
任課教師、陜西省“高校思政課教學能手”獲得者曹波俏說:“這門課程內容涵蓋了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想深刻理解這些內容,需要同學們身體力行去感受。”
學生們表示:“這樣的思政課,能讓人產生歷史的現場感,我們都喜歡上。”
為了提高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質量,西安郵電大學積極推進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改革,探索“專題+實踐+創新”的嶄新教學模式,以“新配方”激活思政課堂。
通過教學改革,學生的求知熱情被充分激發,抬頭率、到課率明顯上升。同學們感慨地說:“以前都是讀書了解馬克思主義,現在參與編排思政情景劇,親身體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感受到真理的滋味了。”
思政課改革,激發了教師課堂教學創新的“火花”。
西安培華學院思政部有一個微信公眾號“藝術化的思政課”。“將思政課的內容與學生自身專業特長結合起來,真正達到入腦入心,核心主旨就是要讓思政課活起來。”西安培華學院思政部主任、陜西省高校教學名師史曉眉說。
進入這個公眾號,記者看到學校人文與國際學院以譯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宗旨,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活動和講話翻譯成日語、英語;傳媒學院等幾個學院推出了“我愛·你主播”欄目,組織學生以時事新聞和熱點事件為主題進行拍攝報道,引導學生把握輿論輿情的正確方向。
“這個年齡的學生更喜歡能引發思考的課堂。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和注意力,使他們愛聽課,這樣他們就會去思考課堂內容,在鮮活的事例中讓理論入腦入心。”史曉眉說。記者 呂揚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