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無人機拍攝的黃帝陵全景。
記者 李向紅 孫超
“雖然只是一塊磚,但作為當地人,能夠在中華始祖堂留下自己的印記,我感到無比自豪。”3月26日,在新修建的中華始祖堂門前,黨萬峰指著墻壁上的一塊龍紋磚動情地說。
3月26日,離黃帝陵公祭活動還有幾天,但在黃陵縣當地,各項前期準備工作都已緊鑼密鼓地展開了。從中華始祖堂的建設者到黃帝陵的解說員,再到守護著園區里幾萬株千年古柏的護林員,像黨萬峰、惠瓊、劉保森一樣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在以自己的行動,默默地守護著這賡續千年而不絕的華夏大地的文化根脈。
三月二十八日,中華始祖堂里的工作人員正在修補壁畫。
壹 中華始祖堂展示黃帝文化
3月26日一早,記者一行驅車來到中華始祖堂。熹微的晨光中,于蒼松掩映下的中華始祖堂莊嚴而肅穆,似一位老者,向人們講述著人文初祖黃帝的故事。
“屋頂用的是從國外進口的采光天窗,平時自然開啟,一刮風下雨就馬上自動關起來了。”在中華始祖堂一樓大廳,黃帝陵文化園區建設協調辦公室主任劉曉斌為我們介紹說。大致數下來,這樣的天窗有220個,不時有陽光從打開的天窗透下來,整個空間頓時顯得明亮起來。
從可以拐彎、升降的超大型防火門,到保溫、防水的開縫石材,到下沉式覆土的建筑特點,再到“玉龍”式的結構布局,劉曉斌的講述總在一次次刷新著記者的認知,除了驚嘆和贊美之外,更讓人感受到他言語背后莊嚴的使命感。
“展示黃帝文化,使之成為華夏子孫的共同精神財富。”懷著這樣的初衷,劉曉斌和同事們全力以赴地參與到中華始祖堂的建設中。從設計方案的制定、征地搬遷,再到招投標和開工建設,歷時四載春秋,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后,他們終于如迎接新生命般,用雙手將中華始祖堂建設完成。
除了在建設工程中的高標準、嚴要求外,展館的布置和文物的展示上也處處顯示著黃帝文化的內涵。在中華始祖堂一樓序廳里有一幅黃帝的石刻像,畫面中的黃帝頭戴天子冠冕,身著褒衣博帶,右手抬至腰部,左手上揚,左腳向前邁進,左側一列文字寫著——黃帝多所改作,造兵井田,垂衣裳,立宮宅。工作人員介紹,這幅作品是以山東武梁祠的黃帝石刻像為藍本制作而成。山東武梁祠的黃帝石刻像距今1800多年,是已知最早的黃帝像。
“這是五色土,從全國5個地方采集而來,代表了黃帝時期華夏先民們的活動范圍。”在第七展廳,順著講解員張欣所指的方向,我們看到5種不同顏色的土壤被放在按照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擺放的玻璃柱中,分別對應著太昊、少昊、炎帝、顓頊和黃帝等華夏先祖。“我們當時把楊官寨的黃土采集好以后,兵分四路,去別的地方置換其他顏色的土。遠的地方如山東、遼寧是坐飛機過去,近的地方像湖北、甘肅都是直接開車過去,不到一周時間就集齊了五色土。”參與采集工作的陜西文化產業運營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潘濤對記者說。
在第三展廳入口,記者偶遇正在給黃帝木雕像上色的呂西善。作為一名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工匠,他對中華始祖堂的布展有著不一樣的認識:“與之前參與過的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國寶廳、西安博物院的文物布展不同,這里展示出來的是獨有的黃帝文化。”
“將中華始祖堂打造成國內展示黃帝文化最系統、最全面的平臺,讓文化‘活’起來,讓游客來了有看頭、有說頭,走了心里有想頭。”劉曉斌的臉上充滿著自信。
三月二十七日,游客在軒轅廟景區參觀。
貳 蒼松古柏守望千年文明
黃帝陵文化園區,滿眼皆是郁郁蔥蔥的綠色。在面積3000余畝的森林里,生長著8萬余株古柏,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3萬余株,與這些古柏朝夕相伴的是一群平凡的護林員。
每天,薛延峰都會帶著他的林木管護小組在軒轅廟里做日常的巡視。取土、澆水、施肥……幾個人的管護小組各司其職,已經形成了默契。
這是一個人員各方面相差比較大的隊伍,其中最年長的50歲,最年輕的33歲;從事護林員工作最短的9年,最長的達20年,是守護軒轅廟古柏的工作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林木管護小組每天早上開始工作時,最少兩個人為一組。一組負責巡視,一組負責養護樹木。“整個軒轅廟有19株古柏,一圈下來大概要30分鐘左右。”薛延峰說。
其實,當地人守護黃陵古柏的歷史悠久。據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刻立的《栽種松柏圣旨碑》碑文記載:宋仁宗下旨在橋山栽種1400余株松柏,并免除寇守文、王文政、楊遇三戶人家差役糧稅,專職守護橋山黃帝陵。由此,也有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護林員。
“護林工作雖然平凡,但意義重大,為華夏文明守護好這片林子,我們覺得很自豪。” 薛延峰說。
3月27日,無人機拍攝的黃帝陵古柏一角。
叁 向世界講述黃帝的故事
在黃帝陵軒轅廟的工作人員中,劉保森是這里的“老人”。他不僅歲數大,而且從小就生活在黃帝陵,知道當地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我們上學那會兒,學校就在這個園子里,前邊是學校的大會議室,后邊是學生的宿舍。”3月26日,在軒轅廟里,老劉為我們比畫著當年黃陵中學的大致范圍。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在黃帝陵管理局共青團委辦公室,惠瓊正仔細地核對著演講稿。
與老劉從小生活在這里不一樣,惠瓊是從延安來到黃陵。那時的她剛從大學畢業,并在不久后應聘成為一名黃帝陵文化園區的講解員。然而,和她預想的不一樣,一線的講解工作非常辛苦,甚至有時相當枯燥,但憑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她還是堅持了下來,并且一堅持就是18年。
“我們剛來那會兒,景區一年接待游客大概60萬人次,現在增加到200萬人次。”惠瓊感慨地說,“每年4月到10月底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從龍尾道到橋山祭祀廣場參觀完,最后走到黃帝陵,全程下來一共要走372個臺階,需要2個多小時。”雖然一直走著同樣的路線,講解著同樣的內容,但在接待不同群體的過程中,惠瓊也常常被感動。
2016年9月12日,惠瓊負責接待一個來自臺灣地區的團體,里邊有一位名叫林書桓的老人在游覽過程中不住落淚。經了解得知,這位老人60年前曾來黃帝陵祭拜。因為大雨阻路,只能在當時的耀縣遙祭黃帝陵。60年后,為了完成故人的遺愿,他再次帶領后人攜帶著60年前的那篇祭文前來黃帝陵祭拜……
去年7月,黃帝文化首次走出國門,惠瓊也跟著去了歐洲。“當時同去的一位歌手唱了一首《龍的故鄉在黃陵》,在唱到‘親人想你,熱淚盈眶’時,現場的人紛紛流下了熱淚。”這一幕讓惠瓊至今難忘。
18年的堅守,已經讓惠瓊深深地愛上了這份工作。讓她更感欣慰的是,黃帝陵講解員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從她剛開始工作時的20多人發展到60多人。
在黃陵,黃帝文化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除了清明節、重陽節等這樣的傳統節日外,每年的寒暑假,黃帝陵總會出現黃陵縣河西小學學生們的身影。他們客串著講解員的角色,向前來參觀的游客講述著華夏文明的故事。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