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開發好地球賜予的珍貴禮物
漢中市政協建言漢中天坑群保護開發
□ 記者 唐冰 李鵬 康斌
在許多巖溶地質學家眼中,天坑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喀斯特地貌。
2016年11月24日,陜西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宣布發現世界級地質遺跡——漢中天坑群。
“北緯31度以上發現天坑,這在全球范圍內還是首次。”漢中市政協委員李輝是一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在向社會發布發現天坑群消息前,他曾多次陪同地質調查專家前往天坑所在地考察。
典型性強、原始程度高、保存完好,這是地質專家對漢中天坑群特點的總結。“天坑群的科學價值不言而喻,但對于像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親眼看到壯觀的天坑群時,內心是十分震撼的。”李輝用“雄、奇、險、峻”四個字,概括自己的震撼之感。
天坑群發現后,漢中市迅即成立了天坑群地質遺跡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漢中天坑群地質遺跡保護工作的緊急通知》《漢中市天坑群地質遺跡保護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為做好保護利用工作提供了組織和制度保障。市政協主席王隆慶受命擔任天坑群地質遺跡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漢中天坑群的發現,填補了世界巖溶地質研究的空白,增加了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原始樣本,是漢中迄今為止發現的價值最高、最容易產生國際影響力的資源。”在一次漢中天坑群調研中,王隆慶由衷贊嘆。
他認為,隨著漢中天坑群的探索和適度規模開發,可以建成中國乃至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不僅有助于漢中脫貧攻堅和區域經濟發展,還有利于改善當地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條件,極大方便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提高漢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漢中打造一張更加亮麗的名片,進而帶動漢中全域旅游發展,促進漢中經濟社會邁上新的臺階。
“漢中天坑群具備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地資源稟賦,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從發現天坑群次年初的漢中市兩會開始,圍繞天坑群保護利用與開發,成為漢中市政協及委員履職建言的重點。
2017年9月,漢中市政協組織委員深入寧強縣禪家巖鎮、毛壩河鎮和鎮巴縣三元鎮三處天坑群主要分布地,就天坑群地質遺跡保護利用情況進行調研。
結合這次調研和親歷感受,李輝愈發堅定了一個想法——漢中天坑群的發現,是地球賜予漢中人民的珍貴禮物。
“它不僅為漢中探索全域旅游城市提供了方向,對全人類來說都是一份寶貴的自然遺產。”在李輝看來,對待漢中天坑群,一定要做到“三個好”:保護好,利用好,管理好。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漢中境內共發現地質遺跡資源517處,其中天坑54個,占到全球天坑總數的29.3%、國內天坑總數的36.8%。這些天坑主要分布在寧強縣禪家巖鎮、南鄭縣小南海鎮、西鄉縣駱家壩鎮、鎮巴縣三元鎮四個區域。
在漢中市政協一份關于漢中天坑群地質遺跡保護利用情況的調研報告中,調研組建議,要在做好基礎調研工作、嚴格落實各項保護措施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健全開發管理機構,盡快組織實施規劃編制工作,并適時啟動相關申報工作。
漢中市政協的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積極回應。在對漢中市民革《全面做好漢中天坑群的保護與開發的建議》的提案回復中,市國土資源局表示,將適時逐步推進國家乃至世界地質公園和自然遺產申報工作。
據悉,2016年10月,省國土資源廳已授予漢中天坑群省級地質公園建設資格,而命名則需要完成建設任務并通過省廳驗收。據了解,由于前期建設主體尚未確定,原本可于2018年10月底前完成的建設工作因此延宕。
“省級地質公園的建設資格,為申請國家級和世界級地質公園以及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奠定了基礎。”漢中市政協委員原穎娜認為,對于申報工作,應加強與中省住建部門的對接,并適時配備專業人員和技術裝備,為申遺提供研究成果上的支持。這些建議,在她提交的《科學開發合理利用,讓天坑群成為天漢大地最美串珠》的提案中得到充分體現。
李輝則認為,在所有關于漢中天坑群保護開發工作開展之前,要按照國家《地質遺產保護管理規定》,遵循“審慎開發、適度開發、科學開發”原則,制定出臺關于漢中天坑群的保護開發規劃,從源頭上引導漢中天坑群朝著科學可持續方向發展。
記者從一份3月21日報送漢中市文旅局的匯報材料中了解到,關于建設漢中天坑群省級地質公園的規劃編制將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力爭8月底前完成審批授牌。關于國家地質公園的規劃編制也將于9月正式啟動。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