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漢蓉高速鐵路通車,“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成為歷史,漢中在陜南率先跨入“高鐵時代”,秦蜀古道是由關中平原通往成都平原的古代交通樞紐,是早于長城和大運河的偉大工程。近日,各界新聞網邀請了陜西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漢中市政協第五屆政協委員郭林森,就“保護蜀道文化遺產支持校企合作,培育文化龍頭企業的建議”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各界新聞網記者:你在本次漢中政協會上提交了“保護蜀道文化遺產支持校企合作,培育文化龍頭企業的建議”的提案,請對各界新聞網的網友們談一些你的真知灼見。
政協委員郭林森:高鐵把“絲綢之路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緊密聯系在一起,漢中成為十三五時期成渝經濟區和關天經濟區的核心地帶,是絲綢之路文化源點城市,漢中迎來了千年未有的戰略機遇期。在此背景下,保護蜀道文化遺產,打造世界古道文化核心區品牌,可謂恰逢其時。
漢中號稱“棧道之鄉”,褒斜、陳倉、儻駱、子午、金牛、米倉、荔枝七條古道在漢中或起或止,沿線分布有大量的建筑、橋梁、道路、石窟、石刻遺存和地質、水文、生態等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的眾多文化遺產。但是這些寶貴遺產因保護不力或人為破壞,正迅速消失,亟待保護。
各界新聞網記者:郭委員,你是漢中蜀道石刻藝術博物館的館長、漢中石門書畫院的院長,也是蜀道石刻藝術的研究專家,關于“保護蜀道文化遺產支持校企合作,培育文化龍頭企業的建議”具體都有哪些?
政協委員郭林森:我的提案里有如下建議:
一、 組織專家學者,對境內秦蜀古道遺跡進行詳查,立案登記,立牌保護。
二、政府主導,加快蜀道申遺步伐。當今社會,文化資源爭奪日趨激烈。四川廣元率先打響了蜀道申遺牌,甘肅隴南也打“隴蜀古道”牌,漢中應當仁不讓。
三、支持校企合作,培育文化龍頭企業。漢中蜀道石刻藝術博物館經過十多年收集挖掘,已整理出《褒斜水下淹沒的145品世界著名石門石刻》、《七條棧道石刻》以及與漢中有關聯《漢中歷代歷史人物碑刻》共計300余品,還有大量工作需繼續完成收集挖掘,急需文化龍頭企業引領。政府應安排專項經費支持校企合作,走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道路。具體應以“秦蜀古道文化博物館”為基地,組建“漢中市秦蜀古道文化研究會”。通過校、企、政三方聯合,將全市所有從事古道文化研究專家學者組織起來,通過基礎及學術研究,形成影視資料、文獻資料及拓片資料,為秦蜀古道世界申遺做出貢獻,進一步提升漢中城市文化內涵。(王仕偉)
各界新聞網本期采訪嘉賓
郭林森,陜西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漢中市政協第五屆政協委員、漢中石門書畫院院長、蜀道及石門石刻博物館館長、漢水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