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老師某天沒在群里發作業,還有家長追問。布置作業到底用什么形式合適?比布置形式更重要的,是有沒有按照規定來布置作業和作業內容。”日前,一則“教育部或將明確教師不得通過微信和QQ布置作業”的消息在西安小學家長圈里引發了熱議。
事件起因
教育部:將明確不得通過微信和QQ布置作業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提出了《關于停止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的提案》。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提案辦理情況。
教育部回復稱,將完善管理,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不得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
現狀:外地有教育部門明令禁止
但陜西無此規定
據悉,針對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浙江省教育廳印發《關于改進與加強中小學作業管理的指導意見》規定:不得布置超越學生能力的作業,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并打印作業。
山東菏澤教育局明確規定:嚴禁利用QQ、微信群等電子通訊平臺布置作業,嚴禁讓家長幫助檢查作業。
去年9月30日,陜西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教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或糾正孩子作業錯誤,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代勞的作業。但該通知中并沒有提到,嚴禁用什么形式來布置作業。
老師: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不宜過細
西安城南某小學一年級家長唐女士說,孩子的作業是老師在微信群和QQ群里布置的,有時老師剛在群里發布作業內容,家長就一一回復“收到”,也會影響別的家長看作業內容。
西安城區某小學班主任高老師認為,這個消息的重點不在于用什么形式來布置作業,而是作業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出學生負擔,是否合理。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規定不宜過細,內容比形式更重要。這個規定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減負,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但家長有督促孩子完成作業的義務。加強家校合作、家校合力才能教育好孩子。
專家:布置作業形式不能一刀切
本質是加速推動教育信息化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區域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兼首席專家、教授王越群認為,從總體上說,教育部和各地對老師的要求是對的。但是,站在更大更高層面上看,這個問題卻并不是頭疼醫疼、腳疼醫腳的靠表面禁止那么簡單,而是一個需要新的智慧、新的思維、新的模式構建的非常復雜的問題。
一方面,“沒有信息化就很難實現現代化”已成為發展共識,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越來越成熟,課堂教學與信息化手段的融合,并以此帶動教育的現代化,也是一個勢不可擋的大方向和大趨勢,未來必然是這個趨勢。
另一方面,現在很多人,不僅僅是家長,包括老師在內,對這些新的變化和內在要求不甚了解,所以,對于包括智能手機對課堂教學影響在內的“互聯網+教育”的大大小小、真真假假的問題,都處在一個茫然和不知所云的痛苦思索狀態,因此,必然導致現在很多人(主要是教師)對如何將信息化教學或智慧、智能教學手段與方式深度融合到教學工作中去,還不能從內涵上去理解,還不適應信息化平臺。
就布置作業來說,有的老師還沒有學會整合課程資源,還沒有因材施教給學生用網絡平臺或傳統書面方式布置更有效的作業,而是簡單地將平臺上固化的作業題布置給學生讓家長監督,當然教育部要明確禁止這樣的做法。
王越群的看法是:這既然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那就誰也阻擋不了,因此,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說,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如何完善、創新教學模式或學習方式,使新的交互式教學更加優化、更能避免這些問題帶來負面影響的爆發,或者將這個問題通過另外一種教學模式的建構而避免掉,才是關鍵,而不是一味地拒絕、排斥智能化學習平臺。
怎樣布置作業?
在網絡空間學習或做作業要注意學段區分
王越群認為,我們既不能不加區別地絕對提倡,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刀切絕對禁止,而是要以迎接挑戰的姿態來應對這個變化。
信息化時代,怎么樣布置作業才科學呢?一是在沒有很好的利弊得失權衡的情況下,老師簡單地通過平臺布置作業的方式,尤其是對農村學生的家長,暫時先不應該貿然大面積使用或提倡,以免導致某些孩子因此失控后而對家庭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或痛苦。
二是用App平臺讓學生在網絡空間學習或做作業要注意學段區分,即低齡小學段不論有什么充分理由,都不能簡單地讓家長用App平臺給孩子布置作業;但對中學段(尤其是高中段),可以在先實驗再推廣的前提下,融入老師原創作業與平臺作業題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用網絡平臺方式完成學習任務或做作業,以適應將來升入高一級學校的信息化智能化學習要求。另外,不要一刀切,應注意城鄉學校的具體情況。
三是學校如果經過先行實驗和研究論證,確實認為學生用App平臺學習和作業效果更好,就要在大面積使用前,務必先認認真真地對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讓家長在自愿和不過多增加負擔情況下,主動參與到與孩子一起通過信息化平臺學習的家校合作育人模式上來。
第四,家長也要改變觀念,固然學校教育很重要,布置作業、批改作業是老師的天職,不應該推給家長,但家長也必須承認,每個孩子都是情商智商有千差萬別的獨立個體,對孩子的因材施教在很大程度上也必須有家長的參與,如果家長只一味片面強調改作業是老師的責任,那可能掉隊的是自己的孩子。“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的說法還是很有道理的,家長切莫圖一時輕松而后悔晚矣。
第五,要將信息化App平臺方式布置作業與QQ及微信群方式區別開來,App也要將劣質與優質App區別對待,可以實行優質評審準入制,備案許可推廣名單,不能一刀切一概拒絕,因為各級教育部門推進的數字化校園、智慧學校、智慧教學,還提倡信息化教育資源要時時用、堂堂用和人人用,如果完全排斥包括App平臺方式在內的電子化(數字化)作業布置與完成,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華商報記者 雷婧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