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進行時】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道出很多蘊含真理力量、思想力量、智慧力量、人格力量的“金句”,直擊人心,令人難忘。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通過“金句”回望全年,和您一同品味。
滔滔大河,蜿蜒九曲。黃河,從世界屋脊出發,不舍晝夜奔流入海,哺育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今年9月,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語重心長地囑托,“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怎樣才算“幸福河”?又要如何“造福人民”?縱橫時空,方能體味習近平用心之深、用情之真。
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流經9個省區,全長5464公里,是我國僅次于長江的第二長河。黃河流域擁有多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煤炭儲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曾幾何時,黃河由于自然災害頻發,給沿岸百姓帶來過深重災難。從先秦到新中國成立前的2500多年間,“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黃河下游共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黃泛區饑荒連年,“百里不見炊煙起,唯有黃沙撲空城”。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對治理開發黃河極為重視,黃河流域的經濟建設取得長足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明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心之所系,念茲在茲。2019年,習近平從甘肅到河南,一個多月時間里兩次赴黃河實地考察,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對黃河保護和治理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具體部署。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亮明了他的治河之策,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明確為重大國家戰略,提出5方面的主要目標任務,為創作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調準“音”定好“調”。
黃河的保護,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黃河的治理,是安民興邦的大事;黃河的保護和治理,是流域人民歲月靜好、生活幸福之所在。
“禹之決瀆也,因水以為師。”從征服水、征服自然的本能沖動,到尊重規律、保護自然的發展理念,黃河治理的實踐背后,體現出的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對自然的認識之變。
正是因于此,習近平說:“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也是一部治國史。”
著眼協調推進、強調綠色發展、注重文化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習近平治理黃河的系列舉措,同他治國理政的重要理念、重要思想、重要戰略一脈相承。“造福人民”,是其核心要義。
“治河”之策,也是“治國”之策。
從黃河一隅到國家全局,習近平的金句帶“火”的是先進理念和發展思想。
記者 金佳緒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