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滿淑涵
盛世金秋,喜慶華誕。回顧新中國發展歷程,70年來,我國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從篳路藍縷到成就輝煌,70年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凝結著老同志們的開拓與創新、奮斗與奉獻。在舉國上下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來自全省不同行業的老同志們暢談親歷感想,真情講述“我和我的祖國”溫暖故事。
★壯志凌云我輩榮光
青春因奉獻而厚重,年華因奮斗而飽滿。回憶起1964年到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工作的情景,今年80歲的陳中仁難掩激動心情。“當時西安光機所成立不久,為滿足我國首次原子彈爆炸測試需要,承擔了每秒20萬次高速攝影機和長焦距克爾盒高速攝影機的研制任務。”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1966年10月27日,“兩彈”結合飛行試驗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最近,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正在中央電視臺熱播,在《壯志凌云》一集中,“兩彈一星”成功研制的畫面讓陳中仁思緒萬千。“高速攝影機具體做什么呢?就是拍攝原子彈爆炸早期火球半徑序列照片,獲得火球半徑隨時間變化和表觀溫度變化等數據,測試爆炸威力。”陳中仁說,當時沒有任何實物參考和技術條件,全靠白手起家、自主研發。
“把個人成長融入共和國發展歷程,雖然微不足道,但永遠光榮自豪。”從記錄“兩彈一星”到見證“嫦娥奔月”,陳中仁把一生獻給了自己衷愛的科學事業。三年前,他擔任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團西安分團團長,到關中、陜南、陜北的中小學作科普宣傳。“我小時候當過放牛娃,過過苦日子,我愿意把自己的經歷講給孩子們聽,希望他們立志科學、成就未來。”
★聽到新中國成立激動難掩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今年91歲的姜長貴曾參加過渡江戰役,每每回想當年,“打過長江去”的嘹亮口號猶在耳畔。“后來,我又參加華東剿匪作戰,主要搞機要密碼工作。”
1949年10月1日,姜長貴正在皖贛浙三省交界的山溝谷地里剿匪,當他從電臺聽到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激動心情溢于言表。“那時候,高興極了!”
時節如流。重溫崢嶸歲月,姜長貴更感慨和平來之不易。“幸福生活還需要我們共同守護。”
★登上“遼寧號”無比自豪
“最讓我感到自豪的是,2011年,我登上了咱中國人自己的航空母艦遼寧號,親手把我們的雷達安裝在艦上,進行調試和交驗。”崔子巖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研究室高級工程師,回首壯麗70年的榮光時刻,他有許多故事要講。
1983年,崔子巖赴英學習。“到了英國,親身感受到了我們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很明顯。就拿收入水平來看,當時我們月薪六七十元,而他們普通講師的月薪是六七百英鎊,那時候英鎊和人民幣的匯率是五比一,也就是說我們的收入水平與他們相差五十倍之多。”
崔子巖說,英國每年都有航海節,節日期間軍港向游客開放,普及海洋知識、展示海軍力量。“有一次,我登上英國的航空母艦,看著那寬敞的甲板,我心里就想,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的,他們有的,我們也一定會有!”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崔子巖相信,今后還會有更多的軍艦下水,有更多的海上島礁建設完畢,有更多自主研發的裝備。“這是我們這些退休人員的心愿。”
★朝食武昌魚晚品北京鴨
前不久,西安和平電影院退休職工司馬振亞剛剛結束了一趟歐洲游,他感到,旅游日益成為中國人小康生活的重要標志。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出境旅游人數和境外旅游支出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場。中國旅游業發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超過許多國家,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中國現象”。
“我小時家里窮,上高中時每天要走七八里路,每當有其他學生騎著自行車,叮叮當當摁著車鈴從身邊經過,心里頓生一絲羨慕。”司馬振亞說,如今,小汽車走進尋常百姓家,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高鐵成為國內游出行新寵。“李白所說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已不再是夢想,我們可以朝食武昌魚,晚品北京鴨。”
“通信工具不斷迭代升級,唐代邊塞詩人岑參詩中‘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的窘迫和無奈早已不見,萬里之外,通過一部智能手機,向家人報聲平安就如同鄰里講話那樣隨意。”司馬振亞說。
★奧運揚眉吐氣發展鼓舞人心
1984年7月29日,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在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上為中國奪得第一塊金牌,打破了新中國在奧運會金牌榜上“零”的紀錄。“我們一群人圍著電視機歡呼跳躍、熱淚盈眶。”今年83歲的傅庚時過去在西安市體委工作,在新中國迎來70華誕之際,他最感懷奧運賽場中國人揚眉吐氣那一刻。
1994年,傅庚時調到西安市地方志辦公室工作,擔任《西安年鑒》主編。年鑒每年出版一卷,記載著西安發展成績。“這些年,我也養成記錄經濟數據的習慣,退休后仍一直保持。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總量上升很快,特別鼓舞人心。70年來,中國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試想,這是怎樣的歷史跨越?”
★親歷科技發展祝福偉大祖國
“科研經費投入不斷加大,科研管理機制愈加靈活,科技成果轉化通道越來越暢通……”9月25日,在省科技廳光電園生活小區院內,幾位老同志聊起科技事業取得的顯著成績。
鄭勝金上世紀90年代在華陰市掛職,擔任分管農業和科技工作的市委副書記。“我們在當地推廣日光溫室,聯系農科院專家到地里給農民教育苗、移栽技術。農民不相信,我們就從試驗示范抓起。一年下來,一個西紅柿大棚就能收入五六千元。”
當前,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在中華大地持續展開,中國明年將率先消除絕對貧困,減貧和綠色發展的中國成就有目共睹。鄭勝金感慨地說,減貧成績背后是諸多扶貧艱辛。“壯哉,脫貧攻堅!”
78歲的呂錫燦過去參與了西安、寶雞、渭南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項目,從事過科技成果評審、鑒定、管理等工作。他感受最深的是,國家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科技成果加快轉化,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作用日益凸顯。
“經費是科研創新活動的重要保障。當前,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正在得到更大激發。”劉占明從財務管理的工作實踐來說。
袁林霞的公公是一名老革命戰士,老人去世后,家人每年都會帶著兒孫一起去尋訪老人戰斗工作過的地方,以此勉勵晚輩努力奮斗。
“我們是共和國建設發展的參與者,也是受益者。”老同志們暢談中抒發對祖國的真摯熱愛。“祝愿祖國繁榮昌盛!祝愿人民幸福安康!”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