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隊員表演的民族舞龍。
記者 戴吉坤文/圖
在金風送爽,碩果飄香的季節,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于9月8日至16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我省回族、滿族、蒙古族、藏族等14個民族的141名運動員,在民族武術、民族式摔跤、高腳競速、板鞋競速、蹴球、押加、民族健身操7個競賽項目和民族舞龍、工布響箭、花樣跳繩、健身操表演4個表演項目的比賽中,獲得3個一等獎,9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另外還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獎項等次和數量均超過往屆,取得賽會成績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我省健兒在板鞋競速男女混合4×100米接力賽中。
我省是少數民族散雜居省份,常住少數民族人口20多萬,流動少數民族人口20多萬。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少數民族事業發展,全省少數民族工作取得全面進步。值此四年一屆的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我省健兒精神振奮,斗志昂揚,在賽場上不畏強手,奮力拼搏,賽出了水平,爭得了榮譽,展示出我省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水平。
今年年初,省民宗委、省體育局便著手組建我省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參賽隊伍和教練員隊伍。6月初,運動員在西安、咸陽等地進行集中訓練備賽,為奪取民族運動會最好成績打下了基礎。在8月14日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陜西省代表團成立動員大會上,代表團成員紛紛表示,決心以高昂的斗志、頑強的作風在運動會上展示三秦健兒的風采,用賽會成績和精神文明成果,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我省隊員在民族武術女子傳統軟器械比賽中。
民族武術是我省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的一個傳統項目,為了選拔好隊員,打好比賽,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教練蕭關紀第四次擔負起陜西代表團民族武術隊的教練工作,他先后和省民宗委的同志到安康等地選拔隊員,選擇場地集中訓練。在我省代表團民族武術隊6名少數民族運動員中,46歲的馬波年齡最大,他曾在兩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得民族武術男子傳統雙器械的一等獎。雖然已是老隊員,但他在賽場上行云流水般的動作,引來場上觀眾一片掌聲。本屆運動會他連奪男子傳統雙器械和男子傳統一類拳兩項二等獎。民族武術隊里年齡最小的米安娜,從小熱愛民族武術,工作之余訓練不輟,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次參加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便奪得女子傳統二類拳二等獎和女子傳統軟器械三等獎的不俗成績。
民族式摔跤在其他省隊擁有強大陣容,在這種不利情況下,我省代表團民族式摔跤隊頂住壓力、沉著應戰,在額爾登朝魯勇奪民族式摔跤52公斤級格一等獎的激勵下,其他隊員又先后奪得87公斤級格、75公斤級絆跤、87公斤級希日木、87公斤級北嘎和搏克團體的二等獎以及另外5個單項的三等獎。
我省健兒(紅方)在民族式摔跤的角逐中。
今年4月,西安交通大學18名來自不同民族的隊員組成民族舞龍隊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表演項目的比賽。在幾個月的學習訓練中,隊員們精心準備,全力備戰。苗族隊員扶劍超是西安交通大學大三學生,在大一時就加入了學校的舞龍舞獅協會。他說:“民族舞龍隊的成員所學專業不同、年紀不同、民族不同,因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彼此相識相知,并在一路拼搏中,留下了屬于我們的美好記憶。”
表演項目工布響箭隊由西藏民族大學不同民族學生組成。教練王玉闖說:“我們從今年1月就開始在學校組織訓練,能夠來到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舞臺代表陜西參賽,同學們都十分自豪和激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工布響箭獲得了表演項目的一等獎。
近年來,我省深入挖掘優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推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保護和傳承,激發民族傳統體育的生機與活力,增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而民族運動會不僅是體育項目的展示,更是各民族間文化的廣泛交流。
我省隊員正在表演工布響箭。
81歲的胡安民已是第六次參加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這一次,他和兒子、10歲的孫女還有熱愛花樣跳繩的中小學生一起參加陜西非遺花樣跳繩的表演項目。在西安,跳繩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但花樣跳繩不同于傳統跳繩,而是融匯了舞蹈、武術、雜技等技巧,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在胡安民的帶動影響下,花樣跳繩在西安周邊地區得以很好地傳承和發展。在他及其他傳承人的不懈努力下,花樣跳繩被列入陜西省和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表演項目的比賽中,非遺花樣跳繩受到現場觀眾的熱情追捧,新華社和各省媒體紛紛采訪報道胡安民和他的花樣跳繩團隊。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我國民族體育發展最具影響力、最具人氣的重大文化體育活動。體育健兒勇于拼搏、敢于爭先的精神,不僅展示和弘揚了新時代敢闖敢拼的精神,更是唱響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美好聲音,同時從每個個體的生活變化中見證著民族事業發展的水平。
我省健兒在押加比賽中。
陜西代表團板鞋競速隊陜西師范大學2017級體教三班的侗族學生劉勛,對自己在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取得的成績頗為感慨。他介紹,自己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個偏遠山村里長大,進入大學后,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他在2018年陜西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奪得60米板鞋競速一等獎和男女混合2×100米二等獎。正是有學校系統的學習訓練,自己才在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強手如林的選手面前,取得板鞋競速男女混合2×100米第二名的好成績。高腳競速隊的陜西師范大學2016級體教五班的侗族學生楊再祺,同樣來自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偏遠農村,她在2018年陜西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取得高腳競速女子200米的二等獎。她說,這次獲得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高腳競速男女混合2×100米第三名的同時,自己還收獲了經驗、眼界和動力。“我是學體教專業的,在大學不僅從書本上學到了知識,學校還為少數民族學生提供了很多實踐機會。能參加全省、全國性的實戰鍛煉,對我將來工作后的幫助更是持久的。我一定要把這些寶貴經驗運用到教學中,將來培養更多更好的學生,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楊再祺無限憧憬地說。
全國56個民族的代表,身著民族盛裝載歌載舞,呈現出各民族大團結的生動景象。
本屆體育盛會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全國各民族體育健兒在同場競技的同時,呈現出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時代風貌,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力量。我省健兒在這次盛會上,充分展示出三秦多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和新時代三秦兒女的嶄新面貌,與全國56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同唱響了民族大團結之歌。
“我們的賽場,在高山,在大海,在草原,同一個心愿,點亮中國夢的火焰……”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主題歌《奔跑的夢想》抒情、壯美、綿長,它將久久回響在各民族兒女的心里,激發起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