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數字見證:陜西金融70年輝煌巨變

2019-09-25 11:21:25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陜西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經濟核心的金融業取得飛速發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顯著提升,為全省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一起細數陜西金融70年輝煌巨變。...

  制圖 辛剛

  電子支付工具助力陜西農村特色產品產銷。資料照片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陜西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經濟核心的金融業取得飛速發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顯著提升,為全省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一起細數陜西金融70年輝煌巨變。

  金融體量迅速增長,見證陜西發展印記

  70年來,陜西貸款經歷了從百萬元到3萬億元的巨變。1949年,陜西省各項貸款余額168萬元。

  1959年,貸款余額突破10億元大關,達到16.73億元。

  經歷25年,1984年,貸款余額躍上了百億元臺階,達到115.43億元。

  經過11年,1995年,我省貸款余額躍上了千億元臺階,達到1132.55億元。

  2010年10月末,陜西省各項貸款余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并于2015年3月末歷時4年半突破2萬億元,又于2018年9月僅用了3年半就躍上了3萬億元的新臺階,從“2萬億”到“3萬億”的跨越,縮短了1年時間。

  2018年末,全省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0513.81億元,同比增長14.37%,增速在全國31個省區市排名第9位,是1978年的590倍,年均增長17.29%。貸款余額跨越萬億元臺階步伐加快,有力地滿足了陜西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2018年,全省經濟總量達到24438.32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居全國第5位。1979年至2018年年均增長10.7%,高于全國年均增速1.3個百分點。

  70年來,陜西存款實現了從百萬元到4萬億元的飛躍。

  1949年,全省各項存款余額僅234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存款27萬元。

  1959年,存款躍上10億元臺階,達到10.27億元。

  經歷26年,1985年,躍上了百億元臺階,達到102.32億元。

  經過36年,1995年,躍上了千億元臺階,達到1097.21億元。

  2008年7月末,陜西省各項存款余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之后分別歷時4年、3年、3年于2012年、2015年、2018年末突破了2萬億元、3萬億元、4萬億元大關。

  2018年末,全省各項存款余額達到40567.42億元,同比增長7.37%,增速在全國31個省區市排名第11位,是1978年的1321倍,年均增長19.68%。其中,住戶存款余額達到20759.76億元,同比增長11.11%,是1978年的2663倍,年均增長21.80%。

  城鄉居民存款的快速增長,反映了全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老百姓的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10元增加到2018年的33319元,增長106.5倍,年均增長12.4%;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34元起步到邁上萬元臺階,達11213元,增長82.7倍,年均增長11.7%,有效保障了人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金融體系不斷健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70年來,陜西金融體系不斷完善。

  1949年至1978年,我國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并探索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這一時期的金融組織體系表現為“大一統”模式,陜西省金融機構僅有人民銀行1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大一統”的金融組織體系被打破,陜西金融機構類型不斷豐富。

  1979年至1984年,農行、中行、建行和工行先后從人民銀行中分設,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工農中建四大國家專業銀行成為金融體系的主體,在全省的分支機構相繼成立,邁開了陜西金融體系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

  1992年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推進,我國金融體系日趨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動下,陜西金融體系實現了跨越發展。交通銀行重組、股份制銀行興起、地區性保險公司建立、政策性銀行設立、外資銀行進入,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財務公司、信托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以及證券、基金等各類機構快速涌現,市場化運作機制不斷完善,業務發展逐步壯大,類型齊全、功能互補的現代金融體系已經形成。

  2018年末,全省金融統計的對象涉及銀行、證券、保險機構343家。其中,銀行業機構184家(法人銀行機構148家);證券業機構49家(法人證券機構3家);期貨業機構40家(法人期貨機構3家);保險業機構64家(法人保險機構2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6家(法人資產管理公司2家)。

  2018年,陜西省金融業增加值1419.87億元,占當年GDP比重5.81%,占服務業增加值的13.59%。金融業正在逐步成為對全省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支撐和促進作用的主導產業。

  金融觸角持續延伸,社會共享改革成果

  經過70年的發展,金融數據的變化見證了陜西金融服務觸角不斷延伸,金融服務更趨多元、更趨精準,保障社會各界共享改革成果。

  金融統計指標顯示,計劃經濟體制下,信貸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主要體現在對企業的支持上。1978年末,陜西省工業和商業企業的貸款余額合計47.14億元,占當年全省貸款余額的91.87%。

  改革開放后,貸款更多地滿足市場多元化需要,也更加注重居民的信貸需要。2018年末,陜西省非金融企業和機關團體貸款余額22070.41億元,是1978年末企業貸款余額的463倍,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降至72.33%。同期,全省住戶貸款余額8441.91億元,占各項貸款比重已經達到27.67%,貸款結構明顯優化。

  隨著市場化進程中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金融中介的快速發展,全省資金供給渠道大大拓寬,為進一步改善信貸資金壓力發揮了作用。2018年,陜西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到3599.11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1.87%,有力支持了陜西實體經濟發展。

  與此同時,金融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持續加大,金融服務觸角廣泛延伸至民生和普惠金融方面,使得包括“三農”、小微、創業等弱勢群體在內的社會各界能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截至2018年末,全省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較2015年末增加了1.82倍,年均增長41.20%;基礎設施領域貸款余額較2007年末增加了4.15倍,年均增長16.07%;涉農貸款余額較2011年末增加了1.75倍,年均增長15.58%;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較2007年末增加261.30倍,年均增長65.92%;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2009年末增加了4.52倍,年均增長20.92%;創業擔保貸款余額較2008年末增加了14.45倍,年均增長31.49%;助學貸款余額較2008年末增長了2.49倍,年均增長13.31%;綠色貸款余額達到1793.40億元。

  70年來,陜西金融業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在支持貨幣政策執行、宏觀審慎管理和金融監管協調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隨著全省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跨市場、跨機構的交叉性創新金融產品不斷涌現。陜西金融業的發展繼續記載和見證陜西經濟追趕超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輝煌成就。

編輯: 羅亞秀

相關熱詞: 金融 存款 貸款 余額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