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樓生”抱著幼仔。
一只大熊貓突然出現在鏡頭中,車燈掃過肥碩的背影,它迅速消失在道路邊。
“大熊貓橫穿公路意義非凡。”專家認為,以往野生大熊貓不大可能出現在公路附近,被板房子鎮群眾拍到正在橫穿108國道的這一只,對秦嶺瀕危種群擴散和交流作出了新的注解。
野生動物是反映生態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近年來,秦嶺野生大熊貓從過去難覓蹤影到頻頻現身,金錢豹帶崽“散步”,金絲猴種群不斷恢復,羚牛、林麝、斑羚、紅腹錦雞等珍稀物種先后被紅外相機抓拍到。
正如保護區工作人員說:“棲息地生態環境如何,野生動物的活動能說明一切。”
活躍在棲息地的金絲猴種群(紅外相機拍攝)。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龐樂
種群數量增長 棲息地卻縮小
人類活動對動物種群的影響不可輕視,這在數次野外調查中也得以印證。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西北瀕危動物研究所)、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曾聯合在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一系列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工作,專家在《秦嶺脊椎動物致危因素分析》中指出三種主要致危因素:
大規模人類活動如采伐、區域環境變化如公路等建設導致棲息地破碎化并減小,有的直接造成動物種群數量減少;野生動物(及其制成品)用途廣泛、使用價值高會直接導致種群個體常被非法捕捉和獵殺;生態旅游、化工廠建設、農藥的大量使用不同程度影響動物生存環境變化,潛在或直接威脅動物棲息地質量和種群數量。
對林區而言,最大的威脅是基礎建設和非法捕獵。
以秦嶺大熊貓為例,陜西省先后進行過四次大熊貓種群調查,最新的“四調”結果顯示,陜西秦嶺大熊貓約345只(不含幼體),占全國18.5%,棲息地面積36.06萬公頃,潛在棲息地面積24.46 萬公頃,涉及5市11縣。
好消息是,與10年前相比,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增幅26.4%,超出全國平均增幅9.8個百分點,為全國最高。種群密度為0.096只/km2,較“三調”增高了23.1%,超過全國0.072只/km2的平均密度。
危機也伏于此。種群數量在增長,但棲息地卻在縮?。河捎谌祟惢顒佑绊?,秦嶺大熊貓被隔離為6個不相連通的局域種群。此外,分布區域內的公路、水電、礦產開發以及旅游等活動加劇了秦嶺大熊貓棲息地的破碎化程度。
專家認為,大熊貓棲息地斑塊化和質量下降,一直是影響大熊貓生存和種群繁衍的主要因素。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秦嶺大熊貓棲息地主要被道路、村莊等割裂成6個相對孤立的局域種群,主要分布在青木川、太白河、牛尾河桑園壩、興隆嶺、天華山錦雞梁、平河梁等六大棲息地。
其中,2個核心種群擴散困難,種群內部競爭壓力加大。橫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108國道對秦嶺主梁附近活動的大熊貓等野生動物造成明顯影響,原本整塊的大熊貓棲息地被隔斷,導致公路兩側原棲息地面積最大的興隆嶺居群與天華山居群隔離,嚴重阻礙了種群基因交流與擴散。
“由于長期以來受農業生產生活、道路交通建設等人為因素影響,秦嶺野生珍稀物種,特別是大熊貓棲息地連通性不足、呈破碎化,物種分布面積萎縮,種群發展擴散受到制約。”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齊曉光說,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是保護野生動物最有效的方法和關鍵性的措施,不僅能促進野生動物種群的生存和擴大,而且能使區域中其他自然資源得到保護,對維護生態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08國道秦嶺梁公路廢棄段。
人工生態通道 連通自然生境
秦嶺,物種棲息地再度受到重視。
2013年起,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同開展了一項調查:對108國道秦嶺隧道廢棄公路兩側區域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活動情況進行監測、分析。
起初,研究人員憂心忡忡:該區域在上世紀80、90年代遭到高強度采伐,竹林被嚴重破壞,大熊貓棲息地質量下降。秦嶺隧道貫通后,沿原路觀光的人員進入該區域,原廢棄路段并未完全得到有效保護,對野生動物的干擾和威脅仍然存在。同時,當地社區群眾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沒有大的改變,薪材需求量大,對保護區森林資源保護的壓力很大。
實際狀況是,2000年5月,秦嶺隧道通車,原翻越主梁路段廢棄后人為干擾已經降低,隨著保護區逐年加強管理,區域植被得到部分恢復。同時,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將該區域列入秦嶺大熊貓重要生物走廊,實施了相關生態監測和恢復項目。
“大熊貓是一個典型的傘護物種,保護大熊貓不僅僅是保護這一個物種,而是一并保護大熊貓棲息地內的其他物種。”陜西省動物研究所(西北瀕危動物研究所)副所長王開鋒說,傘護物種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目標物種,這個目標物種基本綜合了其他種類生境需求的信息,能涵蓋一定區域內其他物種的生境需求。那么人類對該物種的保護措施,事實上也就為其他物種提供了保護傘。
在108國道秦嶺隧道區域,相關機構分三期開展了大熊貓棲息地有效管理項目,建立大熊貓走廊帶,在野生大熊貓經?;顒雍鸵子谕ㄟ^的地段,采用人工生態通道工程連通公路兩側大熊貓自然生境;在大熊貓走廊帶公路兩側及林中空地,栽植大熊貓主食竹種秦嶺箭竹,同時開展以森林撫育更新、種植原生樹種為主的植被修復,增加大熊貓食源。
這為修復破碎的棲息地,連通因108國道阻隔的大熊貓天華山種群和興隆嶺種群提供了可能性,增加了種群間交流的機會。
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田文勇說,通過社區共建、宣傳教育、野外監測等活動,支持當地開展中蜂養殖,推廣清潔能源使用,大幅減少村民生計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還通過開展公眾教育、宣傳培訓,提高了保護意識。
野生動物利用廢棄公路進行遷徙(紅外相機拍攝)。
(受訪單位供圖)
植被繁盛如初 動物通道重現
今年紀念切爾諾貝利事件的文章中有一句話:人類離開后,動植物生活得更好。
這句話似乎算個“法則”。2015年秦嶺生態廊道開始建設,108國道翻越秦嶺梁的老路禁止通行并采取保護措施后不久,植被繁盛如初,重新成為動物通道。
位于108國道沿線的板房子保護站于2013年6月開始布設紅外相機,截至目前共布設紅外相機40多臺。經過幾年拍攝,陸續收集到紅外相機照片10萬余張,其中拍攝到野生動物種類21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2種。共監測到十幾種野生動物利用生態走廊帶進行遷徙。
2009-2011年監測到11種野生動物利用走廊帶,合計156次,遇見頻次最多的動物依次是小麂,野豬和鬣羚,分別是38次、32次、22次。其間,108國道秦嶺梁隧道正式通車。
2017-2018年監測到15種野生動物利用走廊帶,合計1207次,遇見頻次最多的動物依次是野豬、羚牛、金絲猴、小麂、毛冠鹿,分別為569次、182次、96次、89次和70次。有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拍到。
對保護區而言,最重要的瞬間有兩次:2015年11月19日,紅外相機拍攝到金錢豹帶幼崽的視頻;2018年5月29日晚9時許,板房子村民在108國道K1457+138m附近,拍攝到大熊貓橫穿國道。
野生動物種類逐漸增多,動物活動范圍不斷擴大,這樣的發現激動人心。
與此同時,生態恢復項目在繼續實施。2016年,秦嶺梁生態廊道建設項目實施栽植秦嶺箭竹及竹林復壯46.7公頃;2018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恢復生境項目實施恢復生境2.2348公頃,栽植大量油松秦嶺箭竹混交林。
田文勇表示:“對大熊貓棲息地生物走廊帶的管理,要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從多方面進行綜合管理,特別是要針對不同區域、不同環境,采取不同的生物工程措施,并加強對這些區域的管理,這樣它才能起到真正的走廊帶作用,逐漸消除大熊貓棲息地的破碎化,促進大熊貓種群的發展壯大。”
保護區在不斷加大自然資源保護力度——2018年西成客專供電線路植被恢復;引漢濟渭工程植被恢復;定期開展反盜獵行動、清山清套行動、打擊秦嶺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等各類專項行動,每月常規巡護、入戶宣傳、林政執法、科研監測。
“今年將實施50000平方米生態恢復,保護潛在棲息地,促進秦嶺野生動物種群發展。”田文勇說,通過維護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生態系統,保持并促進森林景觀的完整性和水源涵養能力恢復,從而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面積,提高棲息地質量。
保護區一位巡護員說:“最自豪的就是聽到人說,秦嶺是野生動物生存繁衍的家園。”
快訊>>>
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 迎來今年第三只幼仔
西安新聞網-西安日報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龐樂)記者昨日從陜西省林業科學院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雌性大熊貓“樓生”誕下一只雌性幼仔,這是今年在我省誕生的第三只大熊貓寶寶。
據工作人員介紹,大熊貓“樓生”出生于2003年,是研究中心首只人工繁殖大熊貓,有著豐富的生育與帶仔經驗,截至目前,“樓生”已成功繁育4胎6仔,是一位母性很好的熊貓媽媽。
今年5月2日“樓生”接受了人工授精,7月中旬出現了減食等產前行為,經過115天孕期,于8月25日上午11:00生下一只體重111g的雌性幼仔。在保育員的精心照料下,幼仔每天能吃150g左右的母乳,體重穩步增長,生長狀況良好,截至9月18日,體重已增至800g。
“‘樓生’食欲恢復較快,喜食新鮮的竹葉、竹筍。為方便它食用,有時保育員還會將竹葉剪去梗遞到它手中。它產仔后奶水充足,在產后幾天保育員每日會人工擠出一些初乳低溫保存,留備后用。”工作人員說,這是因為初乳對于新生幼仔非常重要,研究中心保育人員在大熊貓產后都會密切觀察,確保幼仔吃上初乳。對于一些沒有帶仔經驗或者母乳分泌較少的大熊貓,保育人員會用提前收集的大熊貓初乳人工喂養幼仔,以提高幼仔成活率。
據了解,研究中心作為全國唯一的秦嶺大熊貓繁育基地,已成功繁育大熊貓18胎20仔,目前圈養大熊貓數量24只。
評論>>>
讓它們得自在 讓我們不孤單
■李曉莉
大熊貓橫穿公路,金錢豹閑庭信步,金絲猴林間跳躍,朱鹮自由覓食……140多種獸類動物和338種鳥類動物在秦嶺中生息繁衍,這些“奇妙的朋友”如友似鄰,悠然自得,煥發生機。凡此種種,就像是一幅生態文明的縮微圖卷,給我們帶來慰藉,也帶來啟示。
怎么看待野生動物,怎么看待人和動物的關系,這代表著一種態度。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開疆擴土,人們的活動半徑飛速增大,深山老林和無人區也逐漸喧囂起來,與此同時,原始的生態系統越來越多地暴露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被壓縮擠占。建設生態文明,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而我們要的生態文明,是尊重自然與人文關懷的交融,是人與自然共處、萬物皆可生長。“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是生態文明,“萬壑鳥鳴”也是生態文明,只有尊重動物,保護動物的多樣性,才能“替山河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從這個意義上說,保護野生動物和野生動物棲息地,對維護生態安全、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對于野生動物,愛不愛,是態度;怎么愛,是科學。有人說,人與動物的距離,衡量著更高級別的文明。這“距離”,不是疏遠,不是隔絕,而意味著尊重,意味著不再任性。據統計,我國87.7%的野生動物種群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不少瀕危物種的重要棲息地面臨著威脅。這樣的數據可謂觸目驚心,除此之外,還有人為“舌尖上的野味”而興奮,有人為攫取利益而大肆捕殺,非法買賣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時有發生……“距離產生美”,我們有必要明確自身行為的邊界,盡最大可能消除生產生活對野生動物造成的影響,使保護動物成為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覺。
所謂自然,是野生動物生活的樂園,是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家園。讓它們得自在,讓我們不孤單,讓一切自然而然,各得其所,這才是應該追求的大境界。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