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榮
近日,《人民日報》刊發的《“和大熊貓做鄰居,有面子!”》一文引起熱烈反響,網友們紛紛表示“被憨態可掬的國寶萌化了”。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受到全球青睞。每當人們提起大熊貓時,都會想到四川,鮮有人知道,其實陜西有比四川更加珍貴的大熊貓秦嶺亞種。
大熊貓分秦嶺亞種、四川亞種。與四川亞種大熊貓相比,分布在秦嶺的大熊貓體態豐滿,頭部圓潤,嘴巴短而寬闊,看起來更像“貓”,是國寶中的“美人”,尤其是極其罕見的棕色大熊貓,更是稀世珍寶。
“目前秦嶺亞種大熊貓僅有345只,依然面臨棲息地破碎化嚴重、生存狀況不佳等困境,處于瀕危狀態。”省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怡平介紹說,1987年,陜西在樓觀臺建立了珍稀野生動物搶救中心,開展了大熊貓救護和飼養工作。雖然這項工作已經開展了近32年,但中心長期以來由省樓觀臺林場代管,沒有相對穩定的管理人員,加之采取一些非常規方法繁育,與四川亞種進行雜交,導致秦嶺亞種基因得不到保護,沒有純系的秦嶺亞種個體誕生。
在今年省兩會上,陳怡平在《關于加快推進秦嶺大熊貓救護與繁育中心建設的建議》的提案中提議,盡快設立獨立的“國家秦嶺大熊貓保護繁育研究中心”,做好秦嶺大熊貓亞種的救護、飼養工作,重點開展大熊貓秦嶺亞種繁育研究,培育純系的秦嶺大熊貓,尤其是棕色大熊貓,讓更多的人關注秦嶺大熊貓。
記者了解到,自1965年陜西省第一個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秦嶺已建成各類保護區32處,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秦嶺保護區群。其中,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保護區達16處,總面積3500平方公里,約76%的野生大熊貓及56%的大熊貓棲息地得到了嚴格保護。
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秦嶺大熊貓數量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109只增加到現在的345只。也就是說,在秦嶺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就有10只大熊貓棲息,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密度居全國之首。
“雖然我們在大熊貓保護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秦嶺大熊貓種群規模小,棲息地易受人為活動影響,保護任務依然繁重。”陳怡平坦言。
記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我省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人工飼養大熊貓,種源主要來自野外救護個體,并先后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開展合作繁殖,截至2018年底,共繁育大熊貓16胎23仔,成活17仔,為開展純種秦嶺大熊貓人工種群研究奠定了基礎。目前,我省人工飼養大熊貓22只,其中純種秦嶺大熊貓5只(4只成年雄性,1只老年傷殘雌性),沒有能參加繁殖的雌性秦嶺大熊貓個體。為保護秦嶺大熊貓基因獨特性,省林業局專門建立了秦嶺大熊貓精子庫,保存了7只秦嶺大熊貓精液500余份。
針對陳怡平提出的盡快建立“秦嶺大熊貓救護和繁育中心”的建議,省林業局表示,目前正在向省編辦爭取將“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改建成獨立運行的“秦嶺大熊貓救護和繁育中心”,并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管理局管理,用救活成活的個體補充人工種群。同時開展純種秦嶺大熊貓人工繁育工作,逐步建立自我維護的純種秦嶺大熊貓人工種群,用4到5年時間將現有種群發展到40只左右。
此外,我省還將加大科普宣傳力度,采用全媒體理念廣泛宣傳做好秦嶺大熊貓保護工作,積極推進秦嶺大熊貓走出陜西、走出國門,把秦嶺大熊貓打造成繼兵馬俑之后的又一張陜西名片。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