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西安市2019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兩項政策文件已向社會全文發布。今天,西安市教育局就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及民辦學校初中招生入學兩項政策有關情況作通報。
一、2019年西安市招生入學政策的基本思路
一是認真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工作要求。嚴格對照、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招生入學工作通知精神,制定了《西安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19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及《西安市2019年民辦學校初中招生入學工作方案》這2項文件,確保我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與中省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堅持“穩中求進”的原則。“穩”體現在繼續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在入學年齡、入學方式、民辦“小升初”繼續堅持和完善“電腦隨機派位+面談”的招生方式,隨機派位和面談的比例保持4:6等方面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進”主要體現在進一步完善入學規則,進一步嚴肅招生紀律,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
二、義務教育入學的8項變化
1.小學入學年齡。2019年秋季小學入學學生原則上應為2013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
2.延緩入學和休學的辦理程序。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報當地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3.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入學登記方式。新城區、蓮湖區、碑林區、雁塔區、未央區、灞橋區適齡兒童少年入學,使用西安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管理平臺登記,適齡兒童少年家長要按照戶籍所在區縣的招生入學工作細則要求,進行網上登記。
4.各區縣學區劃分方案和招生入學實施方案公布時間。由去年的5月22日,提前到5月10日,其他相關工作也相應提前,整個義務段招生入學工作7月2日全面結束。
5.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高新區托管的原雁塔區、長安區戶籍的交叉務工人員,不享受隨遷子女政策。
6.解決好下列情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一是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要分別提出教育安置意見,落實“一人一案”,并全部納入中小學生學籍管理。二是妥善安排好轄區內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入學,在學區劃分時將現役綜合性消防隊伍人員工作單位和居住地列入學區選擇范圍;三是新落戶人口子女入學,參照《西安市2018年新落戶人口適齡子女就學實施辦法》執行。
7.民辦小學招生。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統一時間登記,在區縣教育局指導下做好招生工作。民辦小學招生范圍為西安市戶籍適齡兒童和符合西安市義務教育準入條件的適齡兒童。
8.義務教育學校不得組織特長生招生,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不得招收中國籍學生。各區縣(開發區)要認真排查并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青少年體育學校、藝術學校等學校招生要納入所在縣(區)統一管理。
三、民辦初中招生入學政策的4項變化
1.落實中省文件中“引導學校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要求,堅持和優化我市“電腦隨機派位(40%)+面談(60%)”的民辦學校招生方式。今年將面談方式由“統一采用談話方式進行”改為“采用談話方式進行,有條件的,也可根據實際探索小組活動方式”。小組活動方式也要按照五個監督和五個隨機要求,由學校提出方案,報區縣教育局審定后執行。
2.招生入學工作時間節點。民辦學校招生要堅持與公辦學校同步原則,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不得跨市域招生,堅決防止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沖擊。嚴格按照時間安排,有序做好招生工作。5月10日公布招生計劃;5月20日—5月31日資格審查及網上報名;6月3日電腦隨機派位; 6月15日—6月19日面談;6月24日至27日補錄;7月2日民辦學校辦理學生入學手續,民辦小升初工作全部結束。
3.嚴格按計劃招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計劃由審批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部頒班額標準(初中每班不超過50人)編制,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核準后,下達學校執行,并向社會公布。
4.參加民辦學校初中招生未被錄取的學生,于6月30日前,由各區縣教育局按照《西安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19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市教發〔2019〕50號)安排入學。已被民辦學校初中錄取的學生,如無特殊原因,不得隨意放棄民辦學校學位。
根據《西安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19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我市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招生入學實行屬地化管理,市教育局負責制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政策,各區縣教育部門承擔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管理責任,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入學政策。
5月6日,根據《西安市2019年民辦學校初中招生入學工作方案》,各區縣將公布民辦學校招生具體實施方案。5月10日,各區縣義務教育學區劃分方案和招生入學實施方案將向社會公布。
下一步,我們嚴格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政策要求,夯實各方責任,特別是夯實區縣主體責任,持續強化工作管理,嚴肅工作紀律,確保今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平穩有序。
華商報記者 雷婧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