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了遙遠的一程又一程,心與心始終貼近;跨越艱難的一關又一關,赤誠的情懷始終貫穿;實現了一次巨變又一次巨變,初心始終未曾改變。" />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題:以人為本 攜手筑夢——從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力量
新華社記者何雨欣、劉羊旸、安娜
40年,這是一條鮮明的邏輯——
走過了遙遠的一程又一程,心與心始終貼近;跨越艱難的一關又一關,赤誠的情懷始終貫穿;實現了一次巨變又一次巨變,初心始終未曾改變。
“我們要不忘改革開放初心,認真總結改革開放40年成功經驗,提升改革開放質量和水平。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說。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一切由此啟程,一切因此壯闊。
這是廣東自貿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一角(2016年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人民立場是改革開放的“致勝密碼”
來到40年的紀念節點,親歷者們以不同方式,與激情歲月中的自己對話。
帶著行李、坐著大巴,鄭艷萍等幾百名年輕姑娘從韶關、汕頭等地來到深圳蛇口,成為中國第一代打工妹,那是1982年。
人生從此翻開嶄新一頁。這些年輕人開拓視野、增強本領,在時代大潮中,有人與企業共成長、有人下海經商、有人出國后再歸國創業,一步步邁向理想生活。
在改革的沃土上,散發著年輕的氣息。
如今,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新時代改革開放之風在這里勁吹,坐落其中的深港青年夢工場創業生態圈已孵化創業團隊304家。年輕人在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中對接夢想。
40年滄海桑田。時光機中的中國大地上,不僅是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天塹變通途、一個個“中國制造”產品風靡……一個又一個人的變化,匯成了這個國家的巨變。
一切為了人民,決定了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發動的本初,也檢驗著其究竟取得怎樣的根本成效。
一組組數據直觀記錄著中國人民生活的跨越:1978年到2017年,全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到36000多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到13400多元;基本醫療保險、社會養老保險從無到有,分別覆蓋13.5億人、9億多人……
一個個場景直觀印證著中國人民面貌一新:從手攥票證排隊購買商品,到輕點手機“買遍”全球;從擠進綠皮火車行在漫漫回家路上,到坐在舒適高鐵中便捷快速出行;從出國是無法想象的事,到出國游成為不少人生活中的常態……
南京市民在蘇寧推出的無人貨架上挑選商品后用手機支付(2018年1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雨澤 攝
觀察一段歷史進程,不僅要觀察進程本身,也要觀察其所處的背景。
40年世界風云變幻莫測,40年機遇挑戰疊加交錯,中國改革開放仿佛掌握了“密碼”,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與中國很多城市一樣,經歷了改革開放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已是國際大都市的北京,如今正進行著轉型大考。
這座城市的思路是——減量發展。
減少城鄉建設用地;減去侵占生態空間的建設;減少行政審批……
“減法”背后,內涵著“加法”。
大幅增加生態用地;保障性住房大增;服務型企業增加……
減是為了人民,增更是為了人民。增減之間,不是不發展,而是通過倒逼,邁向高質量發展,讓群眾增加獲得感。
以人民為中心,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不斷奪取勝利的關鍵。
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目標一以貫之,并不斷通過自我革命與自我超越,保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先進性,讓中國的改革開放始終朝著民心所望的方向進發。
人民更加需要優美環境、人民更加要求公平正義、人民更加希望自我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一場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中,越來越多的群眾共享到改革開放的最新成果,改革開放這場偉大實踐也不斷抵達新高度。
2018年9月28日,大(同)西(安)高鐵原平西至太原南段開通運營。這是乘客在大西高鐵原平西至太原南段首發列車上。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