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欣怡
7月5日,由徐崢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國內影院上映,一時間在朋友圈刷屏。李克強總理近日就電影《我不是藥神》引發輿論熱議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
癌癥患者用藥難題也引發多位省政協委員關注。大家普遍認為,癌癥已成為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在解決“救命藥”問題上,再也不能讓那些癌癥病人及家人繼續無望地等下去。
“截至2017年2月,慢粒性白血病的主要藥物‘格列衛’被納入國家醫保范圍。2018年5月1日起,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省政協委員、省中醫醫院科技教育處副處長閆小寧表示,今年我國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并鼓勵創新藥進口,并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藥審批、落實抗癌藥降價措施、強化短缺藥供應保障,這些舉措值得點贊。
閆小寧說:“要進一步降低抗癌藥生產、進口環節增值稅稅負。”他建議采取政府集中采購的辦法,將進口創新藥特別是急需的抗癌藥及時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并研究利用跨境電商渠道,多措并舉消除流通環節各種不合理加價,強化質量監管。
省政協委員、西安航天建設監理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楊遠說,透過影片《我不是藥神》,仍有著諸多追問,這也是公眾焦慮的根源。比如“救命藥”價格為何那么高?降低關稅后,實惠能否傳導到最終生病的病人身上?在民生訴求與藥企利益之間,政府如何體現監管責任?
楊遠認為,我國進口抗癌藥品在監管方面存在監管不嚴、審批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她建議,相關部門應調整進口藥品的審批程序,加快進口藥的上市;建立優先審評機制,加快抗腫瘤藥品審評審批;調整進口藥的通關檢驗,進口化學原料藥及制劑在進口時不再逐批強制檢驗,通關后要加強事后的監管。
“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429萬,平均每天1萬多人被確診為癌癥,他們中相當比例的人將面臨艱苦且不能中斷的漫長治療。”省政協委員、省中醫醫院副院長許建秦表示,癌癥治療意味著巨額花費。其中最快耗干患者家庭積蓄的就是進口抗癌藥物。進口藥之所以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關稅、增值稅等稅種和流通環節中的層層加碼。
許建秦認為,首先,專利藥的高價很大原因是由于各國對專利藥的專利保護期較短導致。如果能延長專利藥的專利保護期,相信藥企的價格也會進一步下降。第二,政府應加強對專利藥的監管,防止專利藥成為行業寡頭后隨意提升成本。第三,政府將降價后的藥品納入醫保,這樣既降低了病患的購藥成本,同時也對醫保的壓力有一定的緩解。第四,政府牽頭與專利藥企合作,在國內建廠,共同投資共同收益。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