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上、長期吸煙、職業暴露、有肺癌家族史等肺癌高危人群健康提醒:
新華社發 程碩 作
肺癌是我國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腫瘤,是對公眾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由于肺癌具有“易復發”和“易轉移”的特點,在進行手術切除后,若不進行術后輔助治療,有近一半診斷為早期的患者、超過3/4的診斷為晚期的患者在術后5年內經歷復發,同時,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在術后會出現病灶向其他器官轉移的風險。
對于肺癌,如何早診早治?如何減少術后復發和轉移風險?日前,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北京協和醫院胸外科主任李單青教授對上述問題作出回應。
早期篩查是肺癌防治的第一道防線
李單青指出,研究表明,早期發現并治療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70%以上,早期發現并進行規范治療對于早期肺癌患者有重大意義。
“目前,臨床對于肺癌早篩的手段有很多,影像學是甄別早期肺癌的重要一環,如低劑量螺旋CT等。”李單青介紹,隨著肺癌診療進入精準時代,人工智能通過借助大數據和建立預測模型的手段完成輔助診斷,推動了早期肺癌的診斷升級。
目前,公眾對肺癌的警惕性越來越高,肺癌早篩的意識也在逐步提升。李單青建議,40歲以上、長期吸煙、長期接觸煙灰或油煙、有慢性肺病或肺癌家族史等肺癌高危人群,應每年定期通過1次低劑量螺旋CT進行早期篩查。
“當檢查出疑似肺癌時,可通過影像學、纖維支氣管鏡、超聲支氣管鏡、液體活檢、經皮肺穿刺活檢、周圍血液基因檢測等進一步確診,從而確定肺癌病理類型。”李單青指出,每類肺癌的驅動基因都不同,通過腫瘤驅動基因檢測,可針對性地進行精準治療,也為靶向治療提供依據。
術后輔助治療非常必要
“目前,我國早中期肺癌術后輔助治療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兩方面。”李單青指出,一方面,患者對于術后輔助治療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少肺癌患者認為,早中期肺癌是可以通過手術實現治愈的,因此在術后的輔助治療、隨訪、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夠注意,甚至畏懼術后治療,導致疾病復發和癌細胞轉移。另一方面,目前臨床上尚缺乏絕對有效的、可杜絕肺癌患者術后復發、轉移的藥物。
“早中期肺癌患者除了規范治療,在術后隨訪方面也要引起重視。”李單青強調,建議患者按照醫囑定期隨訪,并將胸腹部、顱腦、骨骼等容易發生轉移的高發部位作為復查重點。
“肺癌患者存在腫瘤復發、轉移的危險,且危險度隨肺癌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部分早期及中晚期肺癌患者需要在術后進行藥物或其他形式的治療,以進一步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和生存質量。”李單青強調,早中期肺癌患者在手術后進行全身系統性的輔助治療非常必要。
“除了手術,提升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還得輔助其他方法。”李單青介紹,當單靠手術治療肺癌患者已經無法更好地提升生存率的時候,臨床上出現了輔助化療的選擇。
靶向藥物不能完全替代化療
“目前,臨床上減少患者術后復發的手段比較多,但就早中期肺癌患者來講,術后優先推薦的還是靶向治療。”李單青表示,與輔助化療、放療不同的是,輔助靶向治療可以特異性地作用于腫瘤細胞的某些特定位點,高度選擇性地殺死腫瘤細胞而不殺傷或僅很少損傷正常細胞,相較于輔助化療,輔助靶向治療的毒副作用明顯減少,如白血球下降、肝功能損傷、腎功能損傷等,患者的耐受性更好,將疾病復發、腦轉移和死亡風險降低80%左右,顯著提高了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適合靶向治療。“最好在用靶向藥物之前,取組織標本或液體活檢做基因檢測,看看是否有基因突變,是哪種基因突變,從而選擇最合適的靶向藥物進行治療,否則可能用藥無效。”李單青說。
最新版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今年6月發表于《中華醫學會雜志》。此新版指南中,手術后輔助靶向治療首次作為標準治療方式被納入。
李單青強調,靶向藥物不能完全替代化療。對于腫瘤驅動基因檢測突變陽性患者,可使用輔助靶向治療;對于基因檢測無突變的患者可通過化、放療以及近來熱門的免疫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
“十幾年來,治療肺癌的創新藥物層出不窮,但是患者切忌盲從跟風,還是要聽從專業醫師的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提倡個體化治療。”李單青表示。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