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降水增多,悶熱潮濕的天氣來臨。自然界陽氣漸旺,萬物繁茂,人體陽氣也浮盛于外,內臟相對空虛,易受邪氣侵襲而生病。所以我們依然需要固護陽氣,保證體內正氣充足,邪不可干。溫度漸升,自然界陽氣更旺,暑氣蒸騰,暑邪傷人,可致腠理開泄而多汗。此時不僅損傷津液,使人體出現口渴喜飲、尿赤短少的癥狀,而且氣隨津泄,還耗氣,故而人體容易出現食欲不振、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癥狀。
“背后七顛百病消”是八段錦中的最后一式,兩腳并步站立,兩臂自然垂于體側,身體中正,目視前方。首先頭向上頂起,隨之兩腳跟提起,略停;足跟提起,同時上下一起一落顛七次,注意足跟是在懸空狀態下輕顛7次,接著兩腳跟下落,輕震地面。本式一起一落為一遍,共做七遍。
腳趾部位為足之陰經與足之陽經的交會處,兩腳十趾抓地,可刺激腳趾部位的陰陽經脈,調節相應臟腑的氣血活動并改善其功能。如足太陰脾經,從大趾末端隱白穴開始上行,入腹屬于脾,絡于胃。脾為全身氣機升降、水液代謝的樞紐。水液代謝均靠脾的傳輸作用。若脾虛失運,則水液難于傳輸排泄,導致水濕內停,產生多種病癥。《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而“背后七顛百病消”的兩腳大趾抓地,通過刺激大趾末端的井穴、隱白穴等,可激活脾陽之氣,使其氣旺盛,增強水液運化的功能。長期堅持鍛煉此式,可調節相應臟腑的氣血功能,發揮其在水液代謝過程中的協調平衡作用。十趾抓地可刺激足三陰、足三陽等有關經脈,調節相應臟腑的功能,顛足可刺激脊柱與督脈,使有關經絡氣血通暢、陰陽平衡。同時做顛足運動,可震動人體的五臟六腑,改善三焦疏通水道,運行水液。
所謂“三焦”是六腑之一,其功能是通調水道和元氣。人體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環流,必須以三焦為通道才能實現。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不僅有利于水液的正常運行,而且也有利于脾、肺、腎等臟腑對水液的輸布與排泄功能。而“背后七顛百病消”的反復顛足,使人體在放松情形下,五臟六腑在胸腹腔中得到有規律地上下震動,使之氣血得以充分地宣導,改善三焦疏通水道、運行水液以及膀胱排泄尿液的功能。
據《中國中醫藥報》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