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中國腎臟疾病年度科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醒:若不在特定人群范圍內給予干預,未來10~20年,中國會迎來糖尿病腎病導致尿毒癥的高峰,給我國的醫療衛生體系帶來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
《報告》給中國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畫像:慢性腎臟病住院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60歲以下的慢性腎臟病住院患者比例超過50%;慢性腎臟病住院患者的常見病因依次為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梗阻性腎病和腎小球腎炎;慢性腎臟病的病因譜存在著明顯的城鄉和地區之間的差異;慢性腎臟病住院患者的中位住院費用比非慢性腎臟病患者高出30%;慢性腎臟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密切,合并冠心病、心衰和腦卒中的比例分別為18.2%、16.0%和12.9%。
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國際上,糖尿病腎病是導致尿毒癥的主要病因,而既往研究數據顯示,我國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尿毒癥患者中,約一半由慢性腎小球腎炎所致,與發達國家的疾病構成明顯不同。《報告》稱,隨著近30年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轉變,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為10.8%,與發達國家報道的患病率水平相當,糖尿病腎病已取代慢性腎小球腎炎、成為我國慢性腎臟病的首位病因。
《報告》詳細分析了因患尿毒癥而進行透析治療的患者狀況:血液透析是我國透析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91.0%);透析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5歲,比美國和日本報道的透析患者平均年齡要年輕;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患病率分別為402.18/百萬人口和39.95/百萬人口,透析患者的發病率為122.19/百萬人口;透析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為45.5%,合并糖尿病的比例為27.1%;透析患者的住院次數為1.8次/每人每年;透析患者在人群中占比與其高昂的醫療花費不成比例,具有“醫療費用放大器”的作用。
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陳江華教授認為,近30年來,慢性腎臟病的死亡率在增加,而它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防治的技術和手段,而是很多人不知曉、缺乏科學的數據。中國有1億多腎臟病患者,如何科學有效地管理,如何做出中國的標準與指南,是一個挑戰。
對此,《報告》執筆團隊給出相關的政策建議:第一,亟須推動建立全國性的腎臟疾病監測體系,基于已有多源數據庫以及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理念和方法,可以為腎臟病的監測與管理帶來新的契機;第二,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流行特征存在明顯地區和城鄉差異性,需要加強基層醫院腎臟專科資源的配備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并加快區域性腎臟病診療中心的建設;第三,糖尿病腎病為慢性腎臟病住院患者的最常見病因,中國腎臟病的學科建設需要向糖尿病腎病傾斜,建議以政府為主導、以政策為杠桿、結合分級診療制度、以專業協會為依托,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糖尿病腎病早期防治工作,以降低因糖尿病腎病導致尿毒癥所帶來的沉重負擔;第四,終末期腎臟病消耗我國大量醫療資源,建議提升我國透析服務的可負擔性和可及性,包括提高醫療保障力度、加強全國尤其是基層地區的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等。
據介紹,由北京大學腎臟病學系和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報告》,基于4個全國大型數據庫,由30位工作委員會成員、歷經12個月編寫完成,在50名國內外咨詢專家的支持下,統計了近100萬例腎臟疾病患者資料,全面描述了我國慢性腎臟病和尿毒癥患者的疾病特征及負擔。(楊超 記者 原春琳)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