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是世界傳統醫藥日。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很多市民越來越注重養生保健,那么面對秋天季節交替,應該如何正確養生,健康過秋呢?
因人而異適量添衣
每逢到春季、秋季時,很多人都會說“春捂秋凍”,通俗地說就是“春不忙減衣,秋不忙添衣”。有意識地讓身體“凍一凍”,是避免因多穿衣服產生的身熱汗出、汗液蒸發導致陰津傷耗、陰氣外泄等情況,但“秋凍”并不適合所有人,還要因人、因天變化而異。
對于老人、小孩,由于其生理功能差,抵抗力弱,在進入深秋時就要注意保暖;若是氣溫驟然下降,就不要再“秋凍”了,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加減衣服,以稍做活動而不出汗為宜。同時秋季又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時候,對于有這方面疾病史的中老年人來說,防寒尤其重要。
科學飲食減少疾病
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四季養脾胃。很多老年人在秋季都會進補各種食材養肺。市民在進行以養肺潤肺為主的秋季養生保健時,應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
有關專家表示,百合既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菜肴,同時也是常用中藥之一,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對于患有慢性肺病、心煩失眠的人,百合是一種食療的佳品;梨有清熱、潤肺止咳的作用,是肺熱咳嗽病人最宜食用的水果;對于肺虛反復干咳無痰的人,可以配合杏仁、百部、百合等服用,可潤肺止咳;對于咳嗽痰多的人群,蘿卜是最佳首選。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本身就有糖尿病的患者,梨和飴糖應慎食用。
早睡早起精力充沛
秋天的氣候變化較大,早秋熱濕,中秋前后燥,晚秋又以涼、寒為主,所以人們在起居上應提高警惕。入睡前可搓雙手防止感冒。睡眠應做到早睡早起,不宜終日閉戶或夜間蒙頭大睡,要養成勤開窗通風,夜間露頭而睡的習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呼吸疾患。
除此之外,睡前更需要做到保持情緒安定,忌長時間看劇情驚險的電視劇,可多聽些舒緩的音樂;忌飲酒、飲茶或咖啡;晚餐不宜吃得過飽,避免過于勞累等等。
緩和、趨靜方式為最佳
每到秋季,很多人都會選擇戶外運動,但在方式的選擇上,應選動作緩和、趨靜的運動,比如太極拳、健身球、站樁、散步等,不必追求汗出,精神清爽即可。早晨氣溫低,鍛煉時不可穿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鍛煉時,衣服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待身體發熱后,再脫下多余的衣服;鍛煉后不要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除日常鍛煉外,秋季旅游也是不錯的選擇。因在大部分地區,秋季是四季中最美的季節,故在此時徒步緩行、遍覽勝景、登高遠眺、颯然當風,不僅運動周身,還能陶冶情操,一舉兩得。
(據南通網)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