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題:不僅學知識,更要懂成長——疫情時期特殊“開學季”掃描
新華社記者趙琬微、蔣芳、鄭天虹
17日,北京、廣州等地開始了特殊的“開學季”,廣大中小學生在學校教師的指導下開始了“線上”學習生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全國春季學期延期開學,近1.8億中小學生開啟了“停課不停學”的學習生活。他們在家如何學習?學習哪些內容?長時間盯著電腦眼睛怎么保護?就大家關注的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
2月17日,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初二年級學生黃雅慧在位于豐臺區的家中進行線上課程學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京今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在原定于2月17日的開學日,北京百萬中小學生在學校教師的指導下開始了“線上”學習生活。新華社發(陳鐘昊攝)
“溫故而知新”不授新課的開學季
2月17日8點30分,廣州市越秀區中小學的孩子們體驗了一個不一樣的升旗儀式:網上升旗儀式。孩子們穿著禮服或校服,戴上紅領巾,認真地敬少先隊隊禮,全程站立參加了這個特殊的升旗典禮。
此前,教育部門明確提出“延期開學”是假期的延續,各校均不得以任何形式集體組織上新課,也不得舉行任何形式的線下教學活動和集體活動。
當天,首都師大附中大興南校區八年級學生張子晴在家中打開電腦開始了一天的學習。“上午,老師帶領我們進行了語文、數學、英語3科的復習。每科15分鐘的時間。”她說,語文是復習兩篇古詩詞。下午是自主學習時間,準備讀《水滸傳》并繼續自創的“梁山好漢名片設計”項目。
廣州市東風東路小學五年級今天上午的線上語文課堂上,老師通過重溫上學期課文獵人海力布寧可犧牲自我也要救鄉親們的故事,思考疫情之下社會各界尤其是白衣天使們“犧牲小我、實現大我”的寶貴品質。
針對初三、高三畢業年級的學習,北京市委托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提供平臺和運營管理,從本周起組織全市中高考科目的優秀教師在線答疑。此外,還在北京數字學校網站開設了專欄,為畢業年級提供有針對性指導。
“各顯神通”保障豐富教育活動
在開展網上學習的同時,各地明確提出“停課不停學”不是指單純意義上的網上上課,還包括廣義的教育內容,要在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前提之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副局長侯正永說,南京市在1月底就組織了1000名特優教師的1000多節課程,按照學段學科上線;2月5日起,100位名特優教師在“名師空中課堂”平臺在線答疑。對農村偏遠地區或因家庭困難無法接受線上教學服務的,由教育行政部門配送相關電子設備及教學資源,確保線上教學全覆蓋。
在廣州市越秀區,小學生人手一張每日學習活動菜單,內容包括設計“閱讀與表達”“思維與探索”“體育與健康”“藝術與欣賞”“勞動與生活”五大板塊課程方向,在區統一信息平臺上播放名校名師課程資源。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期間,學習不僅是網上上課。”首都師大附中大興南校區六年級班主任荊瑩說,我們還以學生時間管理為切入點,確保每天有集中學習時間、體能鍛煉時間、自主學習時間、實踐探究時間、興趣發展時間和動手勞動時間。
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初中部,學生和家長收到一封信。“生命至上,健康第一。”信上囑咐在家學習的同學們樹立“有張力的目標”,熱愛生活,努力學習——生活即教育,做個有心人。我們的課堂無處不在,期待早日回到校園!
2月17日,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初二年級學生黃雅慧在位于豐臺區的家中進行線上課程學習。新華社發(陳鐘昊 攝)
注重視力保護與交流分享
記者采訪發現,多數學校在安排在線課程時,每節課的時長不超過15分鐘;部分學校每節課時長為30分鐘,全天固定在線學習可達3-4小時。有的孩子除了校內課程,還參加了在線的校外學習,在線用眼時間過長。
此前,為盡量減少小學生上網時間,保護學生視力,并考慮防止網絡“擁堵”,教育部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只提供中學生學習資源,小學生學習內容在中國教育電視臺上播出。
中國眼鏡協會視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高級驗光師秦英瑞說,隨著中小學生紛紛采取網上遠程開課的模式進行教學,對視力的影響不可忽視。
“要將電腦屏幕背窗放置,電腦屏幕的亮度調整為低于70%的亮度為宜,同時切記在用眼1小時后,望遠眺望5分鐘,以緩解用眼疲勞。”秦英瑞建議。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張志勇建議,要充分認識學生居家學習與學校教學的不同,不能照搬學校用的學生作息時間表、課程表,要多安排一些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完成的學習任務,交叉安排好文化課學科學習和德育、美育、體育、勞動教育等方面的課程學習。
同時,要適當減少學生作業量,增加學生基于自學、觀看教學視頻和適量作業之后的學習成果的交流活動,讓學生通過交流分享學習成果,鍛煉學生的思維、表達,充分調動學生居家學習的積極性。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