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人工智能課程今秋走入高中課堂 統編版教材編寫中

2019-04-15 17:38:32  來源:新華網  


[摘要]按照新課標要求,今年9月秋季學期,北京等已經開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省市就將率先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人工智能課程也在其中。...

  近幾年,人工智能和5G、物聯網等一起,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爭奪的新藍海。在我國,關于人工智能(AI)的探討也逐漸從產業領域開始向教育延伸。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從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要求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開始,不到兩年時間內,先后有6份文件提出要在中小學開展人工智能教育。

  2018年1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處理正式被納入《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新課標。

  在政策的推動下,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教育發展迅猛:多套教材相繼發布;AI企業與學校聯動,產學結合搶占市場;青少年創新競賽AI項目風頭正勁;包括清華、北大等高校的自主招生錄取名單中,信息學特長生的比重也逐漸增多。

  按照新課標要求,今年9月秋季學期,北京等已經開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省市就將率先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人工智能課程也在其中。

統編教材編寫中

  新課標要求,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組成。其中,選擇性必修中的模塊4,即是高中統編版AI課程《人工智能初步》。

  去年8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國各省(區、市)分步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秋季開學,全國各地都將進入新課標時代。據了解,目前普通高中各學科教材仍在編寫修訂中,統編版人工智能教材也在統籌編寫階段。

  同時,各省教育部門也加緊在《信息技術》課本中增加人工智能的內容。在山東省初級中學《信息技術》課本的最近一次改版中,Python、人工智能、手機編程等都進入了新教材,編程占據三個單元。

  江蘇省教研室《信息技術》教材編寫組也發布了2018年蘇科版《信息技術》教材。記者查閱教材目錄發現,編程、機器人課程、走進人工智能等章節出現在8、9年級的教學內容中。

自主教材覆蓋全學段

  另一方面,各高校、企業等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教材很早就開始搶占市場。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市面上可以買到,且知曉率較高的,針對小學到高中不同年齡層的人工智能教材已有4套。

  去年4月,我國第一本面向中學生的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礎(高中版)》發布。隨后,《人工智能(初中版)》于去年7月面世,“這本書并不是要培養工程師,而是提升學生的人工智能素養,幫助學生建立起對人工智能的鑒賞力、理解力和應用力。”編寫團隊曾表示。

  去年11月,《AI上未來智造者——中小學人工智能精品課程系列叢書》出版。據介紹,該套教材是根據新課標要求打造的小初高貫通式課程體系,先期在上海嘉定一中、交大附中嘉定分校試點,今年將有數百所中小學引入這套教材。

  而被稱作“首套K12全學段全系列”的人工智能教材也可能于今年7月面世。

■ 追訪   多校開設相關課程 專業實驗室非標配

  目前,北京市人大附中、清華附中、陳經綸中學、匯文中學等多所學校都已開設或建立人工智能相關校本課程或社團,教授人工智能知識,引導學生開展相關研究。

  匯文中學高二學生王楠(化名)加入學校的機器人社團已一年多,她告訴記者,社團有專門的教室,提供各種機器人儀器,還有專門的老師教如何組建機器人,并通過電腦編程控制機器人進行各種活動。北京市第五十中學初三學生李亦(化名)曾參加語音識別技術相關課程,課上老師介紹了語音識別知識,并讓學生通過校內電腦進行實踐。

  據了解,北京三十五中學在幾年前就建設了“智能科學與技術實驗室”和“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學生可以在其中開展人機互動、人工智能等深度學習。但走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也有不少學校并沒有建設這樣專業的實驗室,已開設人工智能相關課程的學校,其實驗是在學校的機房中進行。

  新課標規定,普通高中學校要根據平行班的數量設立信息技術實驗室,且“實驗室應針對每個模塊單獨設立”。這對今年9月秋季學期就將開設人工智能課程的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機房夠用了”。北京某高中的信息課老師告訴記者,人工智能作為校本課程已開展一段時間,校內機房能夠滿足目前的教學需要。對于新課標提出的硬件設施方面的要求,他表示,實驗室的設置要依據教材內容來定,統編版的教材還沒有看到,所以是不是一定需要專業實驗室還不清楚,“如果必須要有,可能會在原有機房的基礎上改造一下吧。”

教師培訓陸續展開 培訓方向仍在摸索

  2018年4月,教育部《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明確要開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同時提到教師人才隊伍的建設,要求在教師職前培養和在職培訓中,設置人工智能相關知識和技能課程。

  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云南昆明的嵩明縣教育局對全縣16名教師進行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任課培訓,并分兩批建設了9間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百度、科大訊飛等企業在為學生提供AI產品和學習平臺的同時,也開始針對教師的人工智能任課培訓開發相關模塊。

  隨著教師參與的相關培訓越來越多,對培訓方向和內容的質疑與反饋也陸續出現。一位接受過人工智能培訓的高中老師表示,“像是學會了一個工具,而不是一門學科。”

  這位老師介紹,他參與的培訓是在一家AI企業里開展的,包括賬號、培訓內容等都需要在企業的平臺上進行,一旦脫離這個平臺,“這些內容就很難呈現給孩子,除非在課堂里也用人家這個平臺。”

  對此,有專家認為,新生事物需要成長的時間和空間,在摸索階段,如果能借助一些相對成熟的力量,比如在產業領域內發展較好的企業等,其實是有利于人工智能教育的開展的。

■ 聲音   給孩子“不深入研究”的選擇權

  猿編程總裁李翊認為,人工智能需要有扎實的編程、算法、數學基礎,還需要與其他學科知識融會貫通,甚至還需要有一些天賦。因此,從小抓起,搭建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體系十分重要。此外,人工智能的真正意義在于對各行各業的滲透和影響,即使不從事專業的人工智能領域,也需要對其有認知、有感覺。

  中國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也表示,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加入到中小學新的課程里是有必要的。但他指出,大多數人用的是技術產生的結果,“而不是用它的過程和邏輯,不一定要深入學習后才能使用。應該給孩子‘不喜歡、不深入研究’的選擇權,而不是去強迫。”

  儲朝暉還強調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重要性,“大部分學生將來未必會從事專業的人工智能工作,可能僅僅是會用到人工智能,因此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把人工智能教育的范圍放得寬一點,不需要步調一致,都去學相同內容。”

  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技術本身是發展的,因此,究竟人工智能技術中的哪一部分、哪些內容、多大比例進入到課堂,也需要跟隨技術的更新與淘汰進行不斷調整。儲朝暉以自身經歷舉例,“上世紀80年代電腦還算是新技術,我們要學習波爾代數、數據位數轉換這些。現在來看,一般人使用電腦根本不需要那個,但是對于專業的人來講還是需要的。”(姜慧梓 黃哲程)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課程方案 必修和選修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