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課替考悄然在高校中成為一種難以被無視的現象。據媒體報道,有學生替別人上課,每月收入數千元,這些課程以公共課和選修課為主。替課替考還催生了中介,形成了產業鏈條,中介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人來替課,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為逃避學習把上課擺上交易平臺以純粹市場的方式去處理,為獲得學分花錢請人冒名頂替參加考試,為參加自認為更重要的活動而放棄應該被視為天職的上課,我們不禁要問,替課替考現象的產生究竟是誰之過?學生“冷落”學習的“底氣”究竟在哪里?放任替課替考現象自由野蠻生長,會將我們引向何方?
這些問題的答案并不是單一的。每一個時代的發展和巨變,都會帶來屬于這個時代的機遇和挑戰。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革命催生了一系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刻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在知識經濟時代,只要擁有才華、知識,只要努力,草根力量、原生力量都有機會取得巨大的成功。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黃金時期,充滿青春朝氣,洋溢著陽光熱情。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尚在形成階段的他們,極容易為外界所誘惑。近年來,隨著視頻直播平臺的迅猛發展,不少人通過錄制短視頻、做直播等方式,創造了短時間內實現財富積累、經濟自由的“奇跡”,這必然深深影響著大學生的事業觀、財富觀、人生觀。在一則關于“95后”最向往的新興職業的調查中,54%投給了主播、網紅,出名趁早、迅速變現成為了很多青年人的訴求。應當看到,順應時代潮流,通過網絡實現才華變現、知識變現、流量變現,當然也是努力的結果、能力的象征。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如果沒有全心的投入、專業的知識、精彩的內容、絕妙的創意、長期的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變現也只能是鏡花水月。
此外,還要在課堂質量上找答案。在替課替考事件中,學習和課堂成為大學生認知中不重要的甚至是可以放棄的選項。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課堂是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為承擔教學管理任務的高校和教書育人的教師,更要深入思考如何“修好渠”“種好田”、上好課這一問題。當代大學生的年齡段正在逐步向“00后”和“05后”過渡,他們在生活、學習、成長環境等各個方面展現的群體屬性和全新特征對新時代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提高課堂質量需要教師有高深的知識學問、高超的教學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讓課堂散發“真理的味道”,綻放“知識的光芒”,釋放“溫暖的力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為教育管理部門,加強制度建設和過程管理既是維護教學秩序、保障教學效果之關鍵所在,也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題中之義。因此,學校要進一步思考如何規范教學秩序、查找管理漏洞、理清存在問題。要嚴格執行課堂管理制度和考試制度,對尋求替課替考和受雇替課替考的學生早發現、早管理、早處理,提高違規門檻和成本,必要時建立失信檔案,以正學風,以儆效尤。要積極嘗試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引用智慧課堂建設成果,用最少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實行實名制簽到。要加大教師教學能力培訓,優化教學質量考核,創新教學形式,打造知識性、互動性、生動性的“金課”,提高課堂到課率、抬頭率和點頭率。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學校只是驛站,不是終點,學校只是彩排,不是直播,但是在學校形成的一切行為習慣都將變成個人價值體系的一部分。因此,對大學生來說,找人替點名、替考試,看似躲過了短暫的“一劫”,實則為今后漫長的旅途埋下了“地雷”。今天缺失的環節將來都會以“悔不當初”的形式回首,因為替的是點名,缺的是現場;替的是考勤,缺的是學習;替的是考試,缺的是本領。而且人生之路雖然漫長,卻也是由若干個彼此相連的環節構成,如果上課可以替、學習可以替、考勤可以替,長此以往,也就替出了習慣,替出了經驗,替出了理直氣壯,替出了習以為常,替出了一個畸形的人生。
面對替課替考的種種現象,歸根結底,還是要跟青年朋友們一起達成共識:有些事可找人替,但人生的道路上,必須自己“簽到”。
(作者:徐川,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