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龍和陪伴他的書桌。王國柱 攝
十年前,陳群龍只有8歲,媽媽和爸爸離婚后便杳無音訊。一年后,父親又因車禍不幸身亡。陳群龍是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完成小學、中學學習的。多年來,陳群龍靠爺爺打工、親戚幫助、政府救濟、好心人資助一路“走下來”,今年高考考了388分(理科)。“我不恨媽媽。等我日后工作,有能力了,就去找她。”7月6日,18歲的陳群龍面對記者說出心里話。
命運多舛
9歲就成了“孤兒”
泰州康居新城,位于泰州主城區東南角,位置偏僻,陳群龍就住在這里。房子是姑媽的,他和奶奶臨時居住。記者發現,房子只裝修了一半,部分墻面貼了瓷磚,部分還是水泥立面。北側一個房間是陳群龍做作業的地方,角落里的小方桌是書桌,一張鐵架子床上放滿了學習資料。
74歲的馬冬娣告訴記者,孫子陳群龍是一個苦命的孩子。她兒子陳松春在安徽馬鞍山鋼鐵公司工作期間和當地一名女子結婚,之后有了陳群龍。十年前因兒子賭博,媳婦與他離了婚,從此沒了音訊。陳松春離婚后帶著8歲的陳群龍,回到位于泰州高港區白馬鎮的老家,陳群龍轉入當地陳家小學讀書。次年,陳松春騎摩托車發生車禍,不治身亡。當年,陳群龍才9歲。
兒子去世后,照顧孫子的重任就落到馬冬娣和丈夫身上。由于沒有固定的生活來源,馬冬娣的丈夫到處找零活做。然而,孫子上初二時,丈夫因胃癌手術失敗,又不幸去世。
忘我學習
在書本中找“寧靜”
在馬冬娣的眼里,陳群龍從小就很懂事,成績一直優秀。她記得,孫子讀三四年級時,老師每每布置默生字的作業,孫子就讓她幫忙報讀。很多生字她也不認識 ,便讓孫子照著抄一遍,反正老師不知道,但孫子堅決說不。對于她不認識的生字,孫子讓她試著讀有這個字的句子。結果,她常常剛讀出這句話的幾個熟字,孫子就知道要默寫的那個生字了。
陳群龍告訴記者,在他眼里,做作業是件很神圣的事情,因為他在書本里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寧靜”。生活清貧、“孤兒”身份像一塊石頭始終壓在他的心間,而當坐在課桌前拿起書本,心一下子就沉了下來,感覺自己和別的同學沒有兩樣。初三畢業時,陳群龍以全校最高分,以非指標生的身份考入省泰州中學,是當地唯一的一個。
心懷感恩
等有能力了還會找媽媽
今年高考,陳群龍考了388分(理科)。得知成績后的陳群龍,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在泰州市婦聯工作的“唐媽媽”以及蔣阿姨。陳群龍說,“唐媽媽”不但幫他在政府里申請救濟金,還自己出錢幫助他。在高港區辦企業的蔣阿姨,在他高中三年期間,堅持每學期給他送來5000元學費。其實,陳群龍要感激的人很多,兩個姑媽待他如己出,他和奶奶現住的房子還是姑媽家的;初二時的劉元春老師,對他特別關照,幫他申請慈善項目資金;讓他進入宏志班學習的省泰州中學的老師,等等。
陳群龍告訴記者,媽媽即使“失聯”十年,他也不恨她。他認為,當初媽媽選擇和爸爸離婚,是爸爸有錯在先,事情不能全怪媽媽。身材瘦小的媽媽,一直留存在他的記憶里。“能不能找到媽媽?告訴她你高考考出好成績的消息。”對于這個問題,陳群龍回答,他知道媽媽的名字,外婆家就在馬鞍山鋼鐵公司附近。但他現在不會去找,這是因為媽媽可能重組了家庭,他突然出現可能會讓經濟不富裕的媽媽尷尬,誤以為是為上大學缺學費而來。“但我一定會去找她,等我工作了、有能力的時候。”(記者 王國柱)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