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來了,快進來坐。”四胞胎的媽媽許根松熱絡地將記者迎進他們家。孩子們從房間里出來,依次有禮貌地和記者打招呼。四姐弟分睡兩個房間,房間里各放了一張高低床。
“小寶寶們變化可真大啊。”雖然孩子們就要上高中了,可在本報退休攝影記者龔國榮眼中,他們仍是小寶寶。龔國榮的電腦硬盤里存了上萬張這四姐弟的照片。出生、百日、周歲、上幼兒園、上小學、上初中……孩子們成長的重要日子,他都特意趕到石浦用鏡頭記錄下來。
四胞胎的外貌差別很大。剛上初中時,他們的個頭差別還不是很大,而現在,老大155厘米,老二175厘米,老三160厘米,老四170厘米。
“相貌不同,性格脾氣差別也很大。老大心最善,一次親戚分了四等分的零食給他們,老大就把自己那份拿去給收垃圾的老人了。老二最勤快,其他3個不想下樓買早餐,都是他去,家里洗碗也經常是他洗。老三特別上進,中考后我說獎勵她一部手機,她怎么都不肯要,說反而會影響她學習。老四調皮,愛運動,經常一放學就去打球了。”許根松挨個介紹說。
四胞胎出生。本文圖片均來自寧波晚報
成績好,情商高
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在石浦中學讀初一、初二時,四胞胎在不同的班級,初三時,除老二外,都在一個班,英語老師正是沈珊珊。
“整個石浦中學沒有人不知道這四胞胎的吧,半個年級都是他們的同學。”沈珊珊說,四個孩子學習等各方面都很優秀,她手機里一直保存著一張初一時四胞胎同臺領獎的照片。
“博寧的象棋在縣里得過獎的,中考還加分了。博遠書法特別好。博靜是保送進象山中學的。我經常聽到其他家長拿他們給自己家孩子做榜樣。”在沈老師看來,四個孩子個性特征明顯,但有個共同特點——情商特別高。
“他們四個都是絕對不會給別人添麻煩的孩子。”沈珊珊說,幾乎每個老師、同學都覺得和四胞胎相處很舒服,四個孩子有一種特別能為他人考慮的能力。老師們分析,可能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而四胞胎從出生起,就學著和彼此相處,因此更能顧及他人的感受。
不喜歡穿一樣的衣服 也沒有心靈感應
但四姐弟感情很好
常有人說孿生兄弟姐妹之間有心靈感應,那么四姐弟彼此之間有沒有呢?四個孩子都搖頭說沒有。
有意思的是,他們雖然感情很好,但并不喜歡四胞胎的身份,尤其不喜歡被人在背后指指點點“那是四胞胎”。小時候,他們很少去公園玩,因為媽媽一個人看管四個孩子太難了。長大些,他們不喜歡穿一樣的衣服,更希望自己被當成個體來看待。不過,孩子們也說,四個人一起也很好,可以分享筆記,一起做題目,想孤單都難。
“從來不叫姐姐、弟弟、哥哥、妹妹,從小都叫名字。小時候會吵鬧,有時還要動手,現在如果意見不合,最多半天不說話。”許根松說。但是,四個人又是一個整體,特別維護彼此,比如一批評博致,博寧就第一個不高興。
上小學
爸媽的辛苦
媽媽曾獨自帶著四個孩子 在醫院住了一個月
四胞胎出生時,每個人的體重都只有1.5公斤左右。孩子們的父親常年在外開船養家,照顧孩子們的重擔幾乎都落在了許根松身上。
有人戲言,“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養育四胞胎的辛苦不言而喻,那許根松走的是“糙養”路線嗎?
“哪里敢糙養啊!因為是多胞胎,孩子們身體底子相對差一些,而且特別容易傳染。13歲以前,只要一個打了一個噴嚏,家里電風扇什么的馬上都關掉,因為很可能四個都要發高燒了。”而一個人帶孩子們去醫院看病的那種無助感,許根松經歷過太多太多了。
“有一次,老二肺炎住院,其他三個都發高燒,照顧了大半個月,我也撐不住了,自己也高燒39℃多,想給孩子們做飯,實在下不了床,人動也動不了。12歲那年,四個孩子都得了肺炎,高燒不退,到寧波醫院看病,兩個住院,兩個門診掛鹽水,晚上我就把四個孩子放病房小床上睡,自己睡地上,這樣過了差不多一個月。出院沒多久,四個又一起出水痘,老大又在家養了兩個多月。”許根松坦言,很多時候,孩子們睡了,她一個人坐在那里,眼淚不知道怎么就流下來了,心里反復問老天:“你給了我四個孩子,我已經很累了,為什么還要讓他們生病啊!”
爸爸十幾年在外開船
過年也舍不得休息
除了身體的疲憊和操勞,每次孩子們生病,醫療費也不是小數目。孩子們12歲那年得肺炎住院,就用了4萬元。
前幾天,博靜在街上看到個可愛的小女孩,就問媽媽:“我小時候也這么可愛嗎?”
許根松實話實說:“你們小時候,我只顧著把你們養活,少生病,真沒注意可愛不可愛。”
博寧話不多,卻將母親的辛苦看在眼里:“印象中,我媽有做不完的家務,總是很忙。”
在許根松看來,丈夫為這個家的付出更多。“很多船員可能開兩個月就回家休息一陣子,為了這個家,他舍不得休息,過年也不回來。十幾年在外開船,待在十來平方米的船艙里,這辛苦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他也很想孩子,但是很難和孩子們通電話,船一開出去,就沒信號了。苦了這么多年,他從來沒和孩子們抱怨過,哪怕‘爸爸那么辛苦,你們要好好讀書’這樣的話也不提,怕孩子們有心理負擔。他真的是很好的爸爸,對孩子們也很公平。這次,聽到他們中考錄取的消息,他特別高興,覺得辛苦也值了。”
這16年來,孩子們的爸爸幾乎都在船上,只有一年因為船運業務蕭條,不得不在家待著。“那一年,真是感覺要走投無路了。四個孩子,都張著嘴巴要養,能借的錢都借了。”許根松說,開船很辛苦,但是丈夫反而盼著工作能一直很忙,這樣才能養好孩子們。
他們家的教育方式
最重視感恩教育
“考上象山中學不容易,四胞胎里有三個同時考上,這在象中歷史上是第一次。我發現孩子們都很有禮貌,可以想見,四胞胎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5日陪同孩子們辦理報到手續的象中新一年級組長陳益老師說。
問到家庭教育的心得,許根松沉吟了會兒。“首先是重視。有人勸過我,四個孩子,壓力這么大,書隨便讀讀算了。我想法不一樣,再苦再累,也要讓孩子們讀好書,學好本事,以后才能好好過他們的一生。其次,比起一次考試考了幾分,我更關注孩子們是不是懂得感恩和尊重,我覺得這是根本。四個孩子,我沒有很多時間和他們挨個講道理,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影響他們,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孩子們上小學時,許根松特意把老大老二與老三老四交叉分在兩個班。初一、初二時,四個孩子更是分在四個班,這是為了擴大孩子們的朋友圈,讓他們回家后可以分享更多學校里的事。只是這樣一來,許根松更忙了,其他家長安心開一場家長會就好,她卻要趕場似的參加四場。
為了讓孩子們更加懂得感恩,5日去高中報到前,許根松特地帶著孩子們回到初中去感謝老師。
而孩子們平時也非常懂得感恩。
拿到獎學金了,孩子們偷偷拿著繩子量了媽媽鞋子的尺碼,放學后去商店買了一雙漂亮的皮鞋,給了媽媽一個很大的驚喜。他們知道,媽媽平時實在舍不得給自己添置衣物。
老師旅行回來,給每個學生分了幾顆巧克力,孩子們舍不得吃,帶回家,撕了包裝紙,一定要塞在媽媽嘴里。
孩子們會在春節給爸爸寫信,哪怕爸爸并沒有固定的地址可以收信。
對一路教育自己的老師們,孩子們的語氣里也是滿滿的尊敬和感激。
“謝謝晚報一直以來的關心”
“謝謝晚報一直以來的關心,從孩子們出生起就這么關心我們一家人。”這句話,許根松重復了好幾遍。她說,十多年來,社會各界一直在幫助他們一家渡過各種難關,老師們也都對這四個孩子特別照顧。
孩子們都上了理想高中,許根松在開心的同時,也覺得壓力很大。“畢竟四個孩子同時上高中,費用不低。接下去還要讀大學,費用就更高了。我更擔心的是,他們進入青春期了,怕他們心理上出現一些問題,我感覺自己還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記者注意到,許根松發的朋友圈不多,轉發的內容幾乎都是關于教育的。
許根松這兩天正忙著找工作補貼家用,暫定了一份幫忙賣瓷磚的工作。
她對記者說:“請關心我們一家的讀者放心,只要能把孩子們培養成才,我們再辛苦也無所謂。我總跟孩子們說,我們是大家庭,每個人都付出,每個人都做好,這個家就好了。只要有希望,什么苦都可以挨得過。”
記者也和四胞胎相約,等他們三年后高考的好消息。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