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李煥龍
在安康市慈善協會傾力資助下,殘疾人作家王庭德的長篇紀實文學《這個世界無須仰視》,將迎來第二版第12次印刷。循著這散發著愛的光芒、善的力量的嶄新圖書,讓我們一起探尋該書持續走紅背后的精神力量。
王庭徳為學生們簽名贈書
王庭德,1981年生于旬陽農村,不滿一歲時因發高燒而成為肌無力侏儒,成年后身高只有1.16米。因父親去世早,母親出走他鄉,王庭德很小就淪為孤兒,靠著鄉親們的接濟生活。初中畢業后,王庭德四處打工,艱難謀生。在此期間,他從沒放棄學習和寫作,2013年,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自傳體長篇紀實文學《這個世界無須仰視》。該書由于具有很強的勵志作用,深得讀者好評,受到省作協、省慈善協會等方面表彰,被列為中國高校精品圖書、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和農家書屋館配圖書,他本人也躋身全省文藝創作“百人計劃”。
為營造濃厚慈善文化氛圍,安康市圖書館以其粉絲為班底,成立“王庭德書友會”,面向全市青少年開展讀勵志書籍、講勵志故事活動。2018年以來,堅持每月在城鄉各地舉辦讀書分享會、勵志報告會,僅在中小學校就舉辦“王庭德勵志報告會”110場,受眾達4.1萬人。由于公益效果良好,該書自2014年修訂再版后,已成功印刷11次,但仍供不應求。安康市慈善協會為滿足公益活動需求,拿出善款資助王庭德重印《這個世界無須仰視》1000冊,價值2.5萬元。
8年來,看著《這個世界無須仰視》的那么多粉絲,一年一年經久不衰的閱讀活動、一批一批熱度不減的熱心讀者,一次次的加印、一撥撥的簽名,曾讓筆者無數次動容。通過他那艱難行走的背影、微笑而來的神情,筆者把他看成了中國版的民族英雄保爾·柯察金,看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偶像路遙,看成了我們這座城市的地標式人物張海迪。
這一切,絕不因為他是個殘疾人,也不只因為他是個作家,更不因為他是個殘疾人作家。如果沒有書籍自帶的能量,在他名字前加更多的標簽、頭頂更多的花環,也是一文不值。正因為如此,筆者從在文研室作創作研究,到在圖書館作閱讀推廣,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這本書,究竟為什么會長期走紅呢?
在安康市慈善協會舉行的資助印書捐贈儀式上,從崔光華會長的熱忱講話、王庭德先生的激情答謝、書友會的工作匯報、讀者們的閱讀分享中,筆者似乎看到了促使該書走紅的四種力量。
一是自強的力量。一個沒人送傘的山鄉孤兒,如果不是自強、自立,他早就可能在風雨中趴下了;一個被人嫌棄的無用之人,如果不是自尊、自愛,他早就被唾沫淹死了。正因為自強是一種精神戰勝物質、夢想創造未來的神奇力量,王庭德才長出了超越其軀體的精神高度,長成了讓我們仰視的“勵志哥”。
二是學習的力量。如果不是自小好學,并堅持在學校的窗外偷學,他可能早已流落他鄉、茍且此生;如果在初中畢業后不再苦學苦寫,并用心血和汗水寫出了自己都難以料想的長篇紀實文學,他也可能會是個因殘病而坐享施舍的懦弱之人,絕不會是因為一本好書而受人尊重的強者,更不會是因為寫作而讓眾人追捧的人生榜樣。
三是感恩的力量。如果沒有感恩之心,那種欲哭無淚的苦難童年,定會讓他的心靈扭曲,成為“問題兒童”,而不是今天的少年楷模;如果缺乏感恩之情,那么多的苦難故事,可能會讓他因為怨天怨地而把此書寫成冤婦的哭訴,而不是如此暖心的溫情之書、如此亮凈的養心之作。
四是慈善的力量。在王庭德那灰暗的童年里,是慈悲的爺爺給了他仰望星空的目光,是靈慧的八哥給了他穿透雨霧的亮色;在王庭德的少年歲月里,是善良的老師給了他知識的潤澤,是民警的愛心給了他生還的希望;在王庭德成年以后,是慈善協會給了他生存技能,是慈善人士給予了他創業機遇和就業平臺。試想,如果不是愛心普照,他怎會走出山村,并在大城市里安居樂業?如果不是心存善根、立志從善,他也絕不會成為勵志作家、道德模范、公益達人,并擁有數以萬計的忠誠粉絲。正因為有了慈善的力量,他才能用愛心回報社會,因奉獻廣結善緣,從而拓寬人生之路、拓展成長空間,以侏儒之軀登上了令人仰視的人生高度。正因為有了慈善的力量,人間才充滿公平正義,這個世界才無須仰視。
正因為慈善的力量是自強之力、學習之力、感恩之力的力量源泉,《這個世界無須仰視》才會自帶能量,成為助人自強、激人學習、教人感恩的勵志書,才有了暖人的光度、迷人的魅力和扣人心弦的吸引力,才是我們愛不釋手的可閱讀之書、可收藏之書、可饋贈之書,也才成了我們安康長期走紅的地方名著。筆者完全相信,有了社會各界的熱情支持和愛心傳播,《這個世界無須仰視》還將持續走紅。
2021年12月21日 第5089期《各界導報》第四版 慈善專刊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