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彥伶 通訊員 胡運森
近日,陜西省慈善項目現場觀摩推進會在安康市石泉縣舉行。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原會長徐山林、劉維隆,全省11個市區及107個縣區慈善會長出席會議。
推進會現場,石泉縣慈善協會展示的享譽全國的“慈安便民橋”“關愛兒童之家”“慈善社區”等品牌慈善項目,獲得與會代表頻頻點贊。
慈安橋百姓稱贊的致富橋
石泉縣地處陜南秦巴腹地,山大溝深,交通條件差,村民出行難問題突出。縣慈善協會把建設慈安便民橋作為慈善扶貧的頭等大事來抓,推行部署、調研、規劃“三個到位”,強化相關部門、鎮、村“三級責任”,嚴把施工準入、施工質量監管和工程竣工驗收“三個關口”。在“三個三”措施的基礎上,2018年又實行“兩個不變”“六個統一”的建橋機制。“兩個不變”,即:慈安便民橋項目由縣慈善協會精心選址,積極爭取確保項目主體不變;慈安便民橋項目資金與縣扶貧建橋項目資金捆綁使用,確保慈安便民橋資金用途不變。“六個統一”,即:統一捆綁資金,統一規劃設計,統一組織評審,統一招標建設,統一檢查驗收,統一制作橋碑。2017年以來,石泉縣慈善協會先后投入資金907萬元,新建慈安便民橋79座,維修3座。慈安便民橋的修建深受當地村民歡迎,已經成為當地群眾脫貧摘帽的“致富橋”。
2011年夏,家住后柳古鎮的鄭生兵,在古鎮辦了一家農家樂。然而好景不長。由于鄭生兵居住的中壩村與后柳古鎮被中壩河相隔,平日里中壩河只不過是一條小溪,可一到夏季汛期,水量激增,一下就變成了阻攔中壩村村民與外界聯通的“天塹”。2012年,在省慈善協會的援助下,石泉縣慈善協會出資50萬元,在中壩河上修建了慈安便民橋。慈安橋建成后,河對岸的中壩村和漢陰溝村的許多村民紛紛來到古鎮開辦農家樂、民宿等,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00余元提高到1.1萬余元。截至目前,全縣共投入資金1640萬元,建橋208座,幫助群眾聯通了生產路、運輸路,使山貨商品進出更加便利。在石泉一座座看似并不起眼的慈安橋,已連接起了秦巴山區的村村落落,也讓當地群眾的小康路越走越寬。
關愛兒童之家經驗全國推廣
石泉縣是全省乃至全國最早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的縣,先后投入資金2億元,構建起了以三大中心、四支隊伍、五大工程、六位一體為核心內容的關愛留守兒童教育管護網絡,教育部將石泉做法概括為“石泉模式”,在全國推廣。
2016年,石泉縣在城關鎮中心小學建立“關愛兒童之家”,為109名留守兒童建檔立卡,建立健全關愛機制,創新開展關愛活動。2018年,又在池河鎮中心幼兒園建立了學前教育“關愛兒童之家”。“關愛兒童之家”內設心靈驛站、親情接待室、圖書閱覽室,以公益輔導為孩子們搭建知識拓展新舞臺;以“溫暖小屋”搭建愛心傳播新梯臺;以主題教育搭建文化傳承新平臺,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孩子打造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園,一個健康成長的樂園。
目前,全縣共建成關愛兒童之家39個,吸納留守兒童2072人。
北街慈善社區榮獲國際大獎
2017年,石泉縣慈善協會率先在北街社區創辦慈善老年大學,也是安康市最早建成的慈善老年大學,共設有音樂、舞蹈、體育、書畫四個班。如今,北街社區慈善老年大學在校學員已發展到261人,教學活動常態開展,特色亮點多多,已成為老年人活動的樂園。2017年,慈善老年大學七彩夕陽唱響北京國家大劇院,并獲得“明星金獎”“群星金獎”“參賽單位最佳組織獎”;2018年國慶期間,慈善老年大學書畫班學員組織了為期6天的老年書畫展,贏得省內外5000余名游客參觀點贊;2019年,慈善老年大學代表隊參加中俄韓國際文化藝術節,獲得“歌詠、舞蹈比賽橄欖枝國際金獎”“參賽單位最佳組織獎”……
助力脫貧攻堅展風采
2018年以來,石泉縣慈善協會與縣工商聯等合作,號召198家企業捐贈款物5730余萬元,幫扶81個貧困村脫貧;籌資185.7萬元,在全縣建成150個“愛心超市”;網上籌資234.47萬元,開展了“脫貧激勵項目”“社區養老中心項目”“關愛退伍軍人項目”。
慈善助學、助醫和“三大節日”活動是石泉縣慈善協會重點實施的項目。近三年來,石泉縣慈善協會共籌資199.85萬元,資助貧困學生1031名,其中大學新生148名,中小學生883名;籌資61.7萬元,對127名貧困大病患者進行救助;“三大節日”慰問活動中,籌資27.14萬元,惠及1000余名貧困家庭學生和老人……
據了解,石泉縣慈善協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共募集善款超過2100萬元,其中2017年換屆以來募集款物達922.26萬元,共實施慈善項目7大類100多項,惠及群眾2萬多人。
《各界導報》2020年11月10日 第4760期第3版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