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省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在中國科協的關心指導下,省科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按照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和省委十四屆二次、三次全會部署,緊扣服務陜西高質量發展主題,認真落實省科協九大工作安排,強化政治引領主責,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線,聚焦學術、科普、智庫主業,打造“四位一體”科技服務體系,團結帶領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為陜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多項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
2022年12月15日,首屆陜西省科協年會在西咸新區開幕。
聚焦政治引領 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奮進新征程
緊緊把握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線。開展“喜迎二十大 科協十年優秀工作案例”征集和專題展示,制定《陜西省科協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組織召開黨組會專題學習、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交流研討、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學習交流、與中科院西安分院黨組聯合學習等多種形式,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省科技工作者和科協系統落地生根。
強化政治引領,凝聚高水平科技自立的信心和決心。通過召開全省科協系統工作會議、專題工作會,舉辦陜西科協講堂等,面向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深入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于科技創新、群團發展的重要論述,宣傳貫徹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及省委十四屆二次、三次全會精神。
成功召開省科協第九次代表大會。總結了省科協八大以來的工作,審議通過了《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安排部署了今后五年的工作,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省科協領導班子,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省科協九大精神的熱潮,在全省科協系統和科技界、群團界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
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精心組織開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陜西省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傳月活動等,我省8家單位入選全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開展“陜耀光芒”在陜院士主題宣傳,舉辦“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全省巡展,打造“了不起的科學Idol”科技人物宣傳品牌,引領科技工作者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中奮勇爭先。守牢意識形態陣地,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在中省媒體發稿312篇次,其中,在陜西日報頭版發稿4篇,舉辦陜西省新媒體科學傳播座談會,發布陜西新媒體科學傳播榜單。
聚焦服務大局 積極助力全省高質量發展
成功舉辦首屆陜西省科協年會。緊密圍繞“助力秦創原平臺建設,服務陜西高質量發展”主題,以“會、展、賽、服、金”的形式,搭建“1+10+N+成果發布”活動框架,涵蓋開幕式、10場專項活動、26個特色活動,31人次院士、近600人次專家、約20萬線上線下參會代表共聚一堂,匯聚陜西省科技領域高層次、高水平、大規模創新資源,推動“秦創原”和“科創中國”雙平臺融通互動,推動學術繁榮和科技自立自強,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力服務秦創原發展。
深化實施助力秦創原建設“12621工程”。2022年評出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等45家,推動全省累計建立各級各類工作站345家。組建秦創原專家區域服務團,開展“百會百校助千企行動”,與省工商聯戰略合作,協同幫助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實施青年人才托舉計劃“雙百工程”,支持199位32歲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獨立主持開展科研活動。培訓企業一線工程師、技術經理人1300余人,助力“科技經紀人”隊伍、“科學家+工程師”“新雙創”隊伍能力提升。
持續打造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平臺。組織舉辦全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20多個項目達成投資意向。持續開展創新方法大賽,推薦參加國賽的16支隊伍捧回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6項,獲優秀組織獎,創歷史最好成績,得到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評出500多個優質項目,有效促進企業群眾性創新活動繁榮發展。
不斷鞏固拓展“科創中國”西咸新區試點成果。舉辦“科創中國”蘇陜協作推進會暨“秦創原”推介活動,推動我省相關地市(園區)與江蘇省相關地市(園區)簽訂合作協議。實施2022年度科技經濟融合助力秦創原建設項目,組建科技服務團,開展技術咨詢、生產調研等活動,推薦5家單位入選全國首批“科創中國”創新基地。
科技賦能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印發實施《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組建產業顧問專家庫,陜西省農技協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大講堂。推薦的我省20家科技小院獲得教育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協命名。現有基層農技協726個,會員10萬人,有效服務基層農業發展。組織全省科協系統和優秀單位參加第29屆楊凌農高會。組織開展2022年“鄉村振興·科技賦能”青少年系列科普活動33場,惠及師生1萬余名。
2022年全國科普日陜西主場活動
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強化三秦卓越科技期刊建設,推動科技原始創新。開展“學術金秋”活動,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種業安全、“雙鏈”融合等重點領域開展學術交流449場次,院士報告71人次、專家報告6000余人次,310余萬人次通過線上線下參與活動。實施“三秦卓越科技期刊培育計劃”,遴選培育領軍期刊3種、重點期刊5種、梯隊期刊15種,打造陜西版“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工程。開展陜西省第十五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征集評審工作,共評出一等獎論文10篇、二等獎論文50篇、三等獎論文100篇,由省政府發文表彰。
著力推進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加強科普能力建設,科普示范活動成效明顯。省政府印發《公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實施方案,召開我省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專題新聞發布會和協調機制會議。舉辦重點人群科學素質提升推進會,對我省《實施方案》重點任務進行部署安排。開展20個全國科普示范縣、31個省級科普示范縣創建活動。舉辦“科技之春”等群眾性科普示范活動800余項,開展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1417項,開展“典贊·科普三秦”推選活動。我省4個集體、4名個人獲2021年度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全國表彰,42家單位被認定為2021-2025年度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激發科技界凝聚力向心力,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科協系統“一體兩翼”優勢,共建共享應急科普資源,向全省11個市和107個縣的科協組織配送科普掛圖2.3萬套。建立協同化、立體化、廣泛化的疫情防控應急科普工作體系,為群眾提供足不出戶的科普服務。先后選派2批次48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年輕干部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發揮特色科技智庫優勢,服務科學決策。組織開展2022年陜西省科協決策咨詢課題164項,開展25項重點智庫課題研究,上報的建議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完成第五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和我省科技工作者狀況調研問卷共計7483份,組織調查站點完成中國科協專項調研問卷485份,向中國科協報送信息69條。
聚焦機制賦能 讓科協組織充滿生機和活力
深化科協機構改革,開展科協組織建設“扎根擴面”行動。加強省科協機關改革,優化機關職能配置,組建成立宣傳文化部、發展規劃與研究部。研究出臺《陜西省科協組織建設“扎根擴面”行動方案(2022—2025年)。新建企業(園區)科協18家,形成288家企事業科協、358個企事業服務站點的組織網絡,服務高校、企業500余家。深化推進基層科協組織“三長”改革,吸納1800多名中學校長、醫院院長、農技站站長等科技帶頭人到科協組織兼職掛職,鄉鎮科協(科普協會)增長到685個。推進學會治理方式和運行機制改革。成立省科協社會組織黨委,引導省級學會加強黨組織建設,指導136家省級學會建立黨組織,選派黨建指導員6名,確保黨的工作在省級學會100%覆蓋。
加強科技人才舉薦表彰。推薦產生中國青年女科學家2名、團隊1個,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4人,其中1人獲得全國十佳。組織省級學會推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75項,獲獎率達50%。開展“陜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西遷精神傳承人”學習宣傳活動和“四個100”先進典型最美志愿者點贊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
持續深化機關作風建設。召開省科協第四次黨員大會,完成機關黨委、機關紀委換屆選舉。強化經常性廉政教育,深入開展“六看六比六做”作風建設專項行動,推動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高質量開展紀律教育學習宣傳月活動,開展2022年度省科協廉政風險點排查及防控工作,加強工作督辦,強化制度落實,不斷規范權力運行。
《各界導報》2023-01-11 第5350期 第09版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