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監管總局約談了美團、餓了么等網絡餐飲服務平臺負責人,要求餐飲服務平臺在1個月內完成其分支機構備案情況的自查自糾,確保整改到位,并在1個月內完成對所有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現場核查,確保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
對消費者來說,這一措施將更好地保證外賣食品安全。今年7月份,有媒體調查發現,某地美食城商鋪幾乎沒有線下接待顧客的能力,但仍能入駐各大外賣平臺,而且商鋪們用的都是美食城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并沒有商鋪自身的證件。有些美食城就餐環境惡劣,少有食客上門,完全靠外賣支撐。
此前,外賣平臺對此的解釋是,法律法規并沒有明確規定美食城商家是否需要單獨的資質。根據此次約談會的精神,沒有實體門店、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商家,就不能再配送外賣。這意味著,今后在平臺上的外賣商家都必須是正規餐飲店,既有平臺監督,也有監管部門監管,安全衛生將有更好的保障。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餐飲服務業的廣泛應用,網絡餐飲業態不斷發展,在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消費需求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新興業態也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問題隱患。《食品安全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責任義務均作出了明確規定。
作為外賣平臺,必須切實承擔相關責任,不斷強化安全措施和從業規范,保障外賣食品安全。除了加強資質審核、現場查驗,對外賣的每一個環節都應更加嚴謹。比如,應加強配送人員從業管理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確保配送容器清潔,配送過程食品不受污染;對于媒體曝光的入網商戶現存問題,餐飲服務平臺要第一時間發聲回應,及時處理消費者投訴;將失信餐飲服務提供者納入“黑名單”;鼓勵食品封簽、網上“明廚亮灶”,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投訴舉報處理及獎勵機制,鼓勵配送人員、餐飲服務從業人員舉報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等。
同時,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也應該進一步強化網絡餐飲服務平臺食品安全監管措施,加大監管力度,督促網絡平臺落實主體責任。尤其是在現有法律法規沒有覆蓋到新興業務的時候,更需主動作為,履行對入網商家的審查、監督、管理以及配送環節食品安全保障責任,履行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責任,切實提升餐飲服務質量安全水平,對違法違規行為保持嚴懲重處高壓態勢,這樣才能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開心。
編輯: 大蒼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